月读《传习录》第9天 薛侃录3

作者: 沐云斋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21:45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沐云斋

[原文]

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

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全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译文]

惟乾问:“为什么知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知是敏的灵敏处,就其主宰处而言为心,就其禀赋处而言为性。幼龄儿童,无不知道爱其父母,无不知道敬其兄长。这正是因为,这个灵敏的知未被私欲蒙蔽迷惑,可以彻底扩充拓展,知便完全地成为心的本体,便与天地之德合而为一。自圣人以下的,人们没有不被蒙蔽的,所以,需要通过格物来获得他的良知。”

良知和恶念同生于心的本体——性。感知的东西与天理相应,即为“大性”的一方面,这种“知”便是良知;感知的东西与天理相逆,相逆则会扰乱“大性”,这种“知”便是恶念。恶念清除如冰之溶化;良知显现如水之透明。对于一个浑然如璞玉的孩提之童,先生的着眼点是这个孩童的良知,因为,只有良知才能体现出生命中的那种积极、向上、阳光的一面。

相关文章

  • 【传习录读书札记45】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传习录第1至14条由有王门颜回之称的徐爱所录,第15至95为学生陆澄所录,今天开始学习的第三录由薛侃所录。 薛侃,...

  • 读《传习录》第九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三天。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

  • 王阳明心学 之 心即理感悟

    一、人的认知决定其三观 观点阐述:《传习录》P64薛侃录-侃去花间草,阳明先生告诉薛侃善恶分辨源自内心 现实联系:...

  • 月读《传习录》第9天 薛侃录3

    [原文] 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 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

  • 致知班功课32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从聆听博仁老师的导读开始,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的《薛侃录》。薛侃在生活当中经...

  • 读《传习录》第七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一天。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

  • 读《传习录》第八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二天。 今天的学习任务比较少,加上之前一周不间断的学习,读起来感觉相...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45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三十三【薛侃录】。 “学而时习之”中的“...

  • 什么样的人值得信赖?走近先贤王阳明之九十七

    读《传习录》时,读到薛侃录第五篇的篇幅很长。当时反复的思量过其中的文意,也几度欲提笔而论,可是终究做罢。因为细细来...

  • 传习录学习第7天

    《传习录·薛侃录上》 薛侃,字尚谦,号中离,世称中离先生,阳明先生的重要弟子。是阳明心学在岭南的继承人和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读《传习录》第9天 薛侃录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nc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