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份,校园里的课间操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往常规的做操模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花样跑步。
三、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们沿着操场开始奔跑,一二年级则在教学楼前面各自绕着小圈跑,每个年级自成一圈,本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在课间活动起来,增强体质。
然而,现实却出现了不少状况。这段时间,许多学生都受到了咳嗽、感冒发烧的困扰,即便身体不适,却依然带病坚持跑操。
可以看到,孩子们没跑一会儿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尤其是有时候风凉飕飕的,一呼吸那冷空气,咳嗽就止不住了。
实在跑不动的同学,按说身体都这样了,站在小圈里歇一歇也是常理之中吧,可学校规定不能待在教室里,必须得在操场待着。后来副校长还通过喇叭强调,要有医院证明才能站在操场上歇着,没有证明的还是得继续跑。
而且啊,每个课间跑操的时候,上第二节课的老师也都得跟着在操场上一起跑,大家都挺辛苦的。
眼瞅着临近考试了,孩子们的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压力特别大,生病的人数也不见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班级就萌生了不想跑操的想法,毕竟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学习压力都需要兼顾呀。
好在校长还是很通情达理的,提出了愿意跑操的同学就去操场跑,不愿意跑的就在教室里学习。老师们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权衡之后,考虑到学习任务着实比较重,最终都选择了放弃跑操。到了今天周一,教务处发了通知,课间操正式停歇了。
其实细细想来,这里面也有着别样的考量。或许学校要是直接下命令,把课间操改成上第二节课延长15分钟,老师们心里可能不太愿意接受,毕竟大家都希望课间能让孩子们有适当放松活动的时间,哪怕是跑操也是一种调节嘛。
但现实情况却让跑操难以继续维持下去了,孩子们的身体、学习压力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跑操变得有些“难以为继”。
不过,学校也好,老师也罢,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呀。学校安排跑操原本是想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让大家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而老师们考虑放弃跑操,也是心疼孩子们生病还得硬撑着,同时希望能多匀出点时间让他们应对学习上的压力。
这次课间操的调整过程,虽说有些波折,但也正体现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的灵活应变和对实际情况的尊重。每一个决定背后,都是多方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
相信经过这次,学校在后续安排类似活动时,会更加周全地考虑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学习进度等各方面情况,让校园生活既能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又能助力他们更好地学习成长呢。而孩子们也能在合适的安排下,劳逸结合,以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校园里的每一天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