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丝路明珠威尼斯

丝路明珠威尼斯

作者: 诗酒芳华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16:16 被阅读0次

世界名城威尼斯,是我熟知而又倾慕的城市。说熟知是当我还在求学的青涩时候,就读过“丝绸之路”,知道这路起端长安,终端是威尼斯;我也读过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我也知道《马可波罗游记》、读过威尼斯尼斯简史和徐志摩的“叹息桥”……但是,我至今只有两次造访威尼斯,而且都是行色匆匆。所以,我不能说熟悉,只能是熟知。拿破仑说:威尼斯是“举世罕见的奇城”,通过这两次造访,我感到还真是名符其实,奇得叹为观止。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海岸的潟湖中心,外形象海豚,面积不足7.8平方公里,由118个小島组成,有177条运河像蛛网一样纵横交织宻布其中,401座桥把这些碎片化小島连在一起。这是一座浸在水中的城市,水道即为大街小巷,房屋地基都浸泡在水中,像从水中站起来似的永远湿淋淋的长着绿苔,水草环绕缓缓攀爬,微微氤氲。这是世昇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船是威尼斯唯一交通工具,走街串巷四通八达的是一种人称“水上奔驰”的小船,叫贡多拉。大运河是这座城的主要水道,呈反写的s形,自圣马可教堂至圣基亚拉教堂,全长3公里多,与177条水道,2300多条水巷相通,从这圣马可广场坐上贡多拉可游遍全城。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政治、宗教和大众活动中心,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行政官邸等组成。圣马可钟楼,高高耸立,高约百米,四方形,修长挺拨,古朴大方,据说伟大科学家伽利略1609年曾在钟楼顶上展示测试自已创制的天文望远镜;总督府侧面,有一座密封的只留玻璃隔墙的巴洛克式风格的石桥,桥不长,两端连着法院和监狱,死囚通过此桥时,常是行刑前一刻,传说,有一个临刑囚徒被押经此桥时俯首看向桥下汩汩流水,无意间看到他的女人正在贡多拉上与另一男子激烈拥吻,他长叹一声然后撞桥而死,这就是徐志摩笔下的叹息桥;圣马可大教堂是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供奉着耶酥高徒圣-马可而得名,《马可福音》是他神圣的经典之作。据史料,圣马可于公元67年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富商把他的法身(干尸)请到威尼斯,供奉于这座大教堂,从此圣马可成了这座城的保护神。离开广场顺水流,大运河把两岸各个角落的华丽串连起来,两岸风光逶迤,既有洛可可式宫殿,也有摩尔式住宅,还有很多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和哥特式风格教堂、钟楼、修道院、银行、商场……就像一条闪烁着无数珠光宝气的项链。据不完全统计,威尼斯有各式教堂、钟楼、修道院和宫殿120多座……每一座都是项链上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大运河美丽也浪漫,传说意大利美男子卡沙诺瓦爰上了威尼斯伯爵夫人和伯爵情妇,三人一起乖私人游船在大运河上卿卿我我,被总督发觉把渣男关进总督府顶楼牢房,而他却成功从屋项洞口逃脱。。美国作家亨利-詹姆士则说“世界上所有运河中,最高贵的就算威尼斯大运河了。它的起始端宏伟壮丽,河左边有圣母玛利亚教堂美丽的八角形建筑”。大运河被誉为水上香榭丽舍。纵横交织的水网,使我连想到我国江南水乡的河汊渠沟,贡多拉又让我联想到江南水乡的乌蓬船,难道丝绸之路真的这么神奇,相去约一万公里也能形神相通、相仿,因而威尼斯被誉为“西方苏州”,并与苏州结为姐妹城市。威尼斯还有一处具有鲜明中國元素景点,那就是利亚德桥,又名啇业桥,建于1180年,原为木桥,1580-1592年改建为石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桥的两端用12000根桩木挿入水中支撑,桥面建有厅阁,中间两侧,店铺林立,销售纪念品和特产,热闹非凡,莎翁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这使我联想到距我老家汕头不足40公里的潮州市有一座声名赫赫属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湘子桥,这可能是世界最早的起闭桥,桥两端建成廊桥,中间是浮桥,可以根据水面交通需要启合,两端的廊桥也是店铺林立,销售食品、纪念品,甚至算命、卜卦、画像……熙熙攘攘,就如商业街,当地人说是:"一里长桥一里市”。这桥始建于公元1171年,比威尼斯的利亚德桥早了近百年,这利亚德桥是不是湘子桥的复制品或仿制品呢,我不得而知,倒是千真万确有中国的元素,湘子桥的基因。我认为,这些都和威尼斯是丝绸之路的终点站有千丝万缕不可分割关系。

在圣马可广场对岸杜所杜罗島前端的多格那角有又一座威尼斯地标性建筑——海关大楼,据说这就是当年马可波罗远赴华夏时出发的地方。据《地图上的丝绸之路》资料,1204年由于欧洲政局变化,威尼斯获得西方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地位。,1221年威尼尼斯人又与蒙古帝国(元朝)及波斯、亚美尼亚、高加索、小亚细亚等缔结了贸易条约,主要贸易商品有丝绸、锦锻、陶瓷、茶叶、奢侈品、珍珠、宝石、香料、日用品、矿石染料等,都通过威尼斯并被威尼斯商人带往欧洲各地。威尼斯为了加强贸易进出口管理,方便货物报关纳税而建起这座海关大楼。这条路线正是丝绸之路,因此,威尼斯成了丝绸之路的终点站。贸易经济繁荣,使威尼斯迅速发展暴富起来。据“历史大学堂资料”,,到了十四世纪末期,威尼斯虽然只是一个小城,竞拥有3000多艘商船,25000-—30000名船员,年财政收入达到75万杜加,加上海外收入总共高达116.5万杜加,与当时西班牙和英格兰不相上下,持续数百年成为地中海霸权。在这些贸易中,来自中国的丝绸和陶瓷、茶叶是最受青睐的,罗马人称汉朝为“赛里斯”,意为丝国,因而丝绸被称为“赛里斯神仙纱”。传说,著名罗马执政官凱撒,有一次参加晚晏,身穿丝绸礼服,那腻滑温柔的触感征服了赴晏的贵妇高官,使整个上层社会疯狂追捧……,成为欧洲炙手可热的奢侈品。所以出现了有人在丝绸之路上愿从一头骆驼換一匹丝绸的不平等交易。欧洲人一直以为丝线应该是棉麻之类植物长出来,但是什么?就是不明白。后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竞然为此派出僧侣到中国,用掏空扁担从我国偷出蚕种,从此,意大利才有了除中国之外仅有的蚕丝业。丝绸之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促成了威尼斯几个世纪的繁荣、繁华,创造了长期持续发展的經济奇迹。

威尼斯是繁荣美丽的,威尼斯人则是友好善良的。马可波罗就是威尼斯人民的友好使者。1271年17岁的他和自己的父亲、叔叔带着罗马教皇的信和礼物赴中国,经过四年艰辛跋涉于1275年在元大都见到忽必烈大汗,呈上罗马教皇的信和礼物,并向大汗讲述一路风情见闻,大汗非常赏识他,把他留下任职,并經常委托他到各地巡视,有时也派他出使一些藩属国,他都很好完成了任务并利用机会考察各地风俗、地理、人情和物产,向大汗汇报,深得大汗赞赏,成为当时希罕的“中国通”。1292年他受忽必烈重托,从福建泉州港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远嫁波斯王。至此,他在中国已呆了17年,经忽必烈同意回威尼斯。回去后,他以自已亲历亲见热情介绍中国,赞美中国,并口述让人成书广为发表,让世界了解中国,树立我国的美好形象……。我们到威尼斯理所当然要瞻仰他的故居他的遗迹。几经周折,在威尼斯大学林钰梅教授指引下,我们才在一条水道旁,一样浸在水中,一样青苔氤氲,一样普通的四层小楼找到这遗址,上面确有一块牌子明明白白写明马可波罗故居字样。我还了解到,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深入人心,并得到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及人民欢迎,威尼斯已在城外离威尼斯主島仅8公里处建了一座马可波罗机场。还有一批一带一路项目正在规划制订中,相信,一带一路能夠让威尼斯繁荣富强了几个世纪,也一定能给威尼斯带来新的繁荣昌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丝路明珠威尼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py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