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如秋

作者: 低价解防沉迷 | 来源:发表于2021-08-02 05:55 被阅读0次

       秋风起,秋草黄,又是一年秋。人生几度秋,秋是悲凉的,历来被人们所吟诵,人到中年的我,更多了对秋的感悟。

       一年有四季,我认为人生如四季,如果按照人活八十岁来计算,我想20岁之前为少年,20岁到40岁为青年,40岁到60岁为中年,60岁以后为老年,那么少年象春季,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就像朱自清笔下的春,春天像刚出生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青年为夏季,激情四射,活力无限,就像夏日的阳光,热烈着、执著着,就像夏天的雨,恣意着、奔放着。中年就是那秋季,褪去了青涩,洗尽了铅华,少了浮躁,多了沉稳,历经了生活的艰辛更懂得生活的责任和担当,变得成熟;就像那秋的果实,沉甸甸的挂在枝头;就像那秋天的月亮,不与太阳争辉,照亮了回家的路。老年如冬季,天空失去了色彩,大地也归于沉寂,就如同那天上飘落的雪花,无声无息落下,化作水而归于大地,画上了句号。

       我更喜欢秋天,也许是人到中年,体味更多,更有同感。“多事之秋”,到了中年,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原来玩个通宵,睡上一觉,一切又恢复正常,而现在熬个夜,好几天都缓不过乏来,身边的同龄人也有离去的了。中年是个尴尬的年龄,谈钱太少,谈死太早,上有老下有小,到了输不起的年纪,不用扬鞭自奋蹄,看过一个报导说,在单位,如果领导怒批一个年青人,他可能转身离开公司,而换作一个中年人,任你怎么批,他都会选择隐忍,读来顿觉辛酸,想来亦有同感,因为他背负着家的责任,不敢任性。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中年人历经了几多生活的坎坷和磨难,更多了对人生的理解,多了体会和感伤,如同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几度沉浮,人生几多风雨,经历之后是成熟,“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多的是硕果累累,低垂下头,少了张扬,多了低调,如同熟透了的谷穗;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的壮美;更多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淡飘逸,有了“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的看开看淡,但成年人背后的孤独是别人看不到的。所有的风雨,都会过去,愿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皆是过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到中年,明白了世事无常,懂得了世间的不圆满,知道生活还得继续,静下心来,把心放开,给自己打气,一路向前,愿人在中年的我们,无闲事挂心头,过人间好时节!——秋如中年!

相关文章

  • 中年如秋

    将近五十,人过半百,年少的稚嫩早就不存在,青春的轻狂也全部褪去,没有老年人的体力不支,没有年轻人的浮躁,却...

  • 中年如秋

    当秋叶落在时光雕刻的脉络里,季节里已满是秋的韵味了。 时光变得不再张扬,太阳也少了一份气势,却多了份沉甸和安稳,秋...

  • 中年如秋

    中年如秋...... 当秋叶落在时光雕刻的脉络里,季节里已满是秋的韵味了。 时光变得不再张扬,太阳也少了一份气势,...

  • 中年如秋

    秋,是丰收的 丰收的背后是沉淀 是沉甸甸的 秋,是喜悦的 喜悦的背后是苍凉 是辛酸的 秋,悄无声息抹一把春的色 是...

  • 中年如秋

    清晨,踏着笔直的柏油路,向着朝阳升起的东方奔去,不时有片片黄叶从路边枝桠上飘落,微风吹来,它又重新从地上翻飞起...

  • 中年如秋

    风凉了,雨冷了,秋天到了。 很多文人喜欢悲秋。睹落叶意萧瑟,立风雨生坎坷,回望春的明媚、夏的灿烂,...

  • 中年如秋

    秋风起,秋草黄,又是一年秋。人生几度秋,秋是悲凉的,历来被人们所吟诵,人到中年的我,更多了对秋的感悟。 ...

  • 秋如中年

    褪去春的稚嫩 , 夏的燥气, 多了些许萧瑟与沧桑。 是的, 前面等着它的是青丝化作两鬓霜, 也依然不减少年豪气往前...

  • 秋如中年

    秋雨缠绵秀树偏,夏日喧闹藤椅闲。 一介蓑衣过境路,秋风过槛似水寒。

  • 中年女子亦如秋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人到中年,如入秋,中年的女子,更是如此。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年如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qw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