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微信公众号一篇沈从文写的湘行散记的文章,让我对沈从文产生了兴趣,有了热情想去了解他的作品。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坐船回老家湘西写的一路随笔和见闻,特别之处在于其实是写给他妻子三三的一些书信。在微信中看到的文章也是他这些书信中写的一些动人的情话的精华集锦。最打动人的是这句: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
湘行散记看了一部分没有看完,觉得很多描述手法相近,感觉有点重复,没找到新意,因此,尝试看看其他作品。他最有名的《边城》之前看过一部分,但现在没有心境去看小说,当时看的时候也没有找到很多热情,所以改选择看别的书,意外读到《从文自传》,没想到这是本让我惊喜的书。
首先,刚开始看他的童年经历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怀疑,这真的是沈从文的自传吗?!因为对沈从文以往的认识,他是个文人,有着细腻的情感表达,为什么童年会是一个不爱读书的顽童形象?按规律来描述的话,童年时期写的应该是他很爱看书,从小就有天赋之类的才对啊。结果完全相反,这让我产生强烈的好奇,他的人生经历是如何,后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作家?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满怀热情的接着读下去。越读越有兴趣,他的童年真是一个好奇小少年,猜想他童年之所以逃课不喜欢学校应该是学校的课程太刻板,满足不了小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小少年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他逃课去感受大自然一花一草的美妙,小溪流水的欢腾,以及到一切生活中去生活。
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
看下棋、看打拳、看磨针、看做伞、看剃头、看豆腐作坊…从生活中明白了许多事情。经常是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诸如此类。
这些童年经历形成了他的性格和基本价值观:
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及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