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文自传》读后

《从文自传》读后

作者: 行走的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22:46 被阅读0次

   

《从文自传》读后

    知道沈从文是因为他的《边城》,喜欢沈老是因为他笔下的凤凰。

    从他的《边城》中,我感觉他是个温文尔雅的,内向的而略带羞涩的人,就像边城中的傩送。看完《从文自传》才知道他的幼年顽皮有趣,年少的经历丰富多彩。从书中我看到了另一个沈从文的形象,逃学贪玩,对世上的一切都有着深厚兴趣的孩子,一个勇敢的士兵,一个对人世充满好奇心的诗人。

《从文自传》读后

沈从文先生1918年小学毕业后,离家到土著军队当兵,闯荡江湖,从社会现实人生这本大书中。汲取既古老原始又曲折地跃动着时代脉搏的文化滋养。1923年,受五四运动余波的影响到北京,认识了郁达夫、徐志摩等现代文化名流,从而走上了文学道路。此后,他“从边城走向世界”,以其对文学史的独特贡献,在身后树起一座不倒的丰碑。

  提起笔,思绪乱飞,却不知如何下笔。喜欢从文,喜欢他笔下淳朴的湘西,喜欢他笔下的翠翠,却不曾了解过他。带着疑问,带着荣幸,带着感动,才发现那感觉是感慨、惊异。

  沈从文小的时候特别顽劣,上私塾逃学是家常便饭。后来父母给他换到了远一点的学校,去学校的路上,他拐着弯儿走很多远路,就是为了看路上的风景。铁匠铺打铁的,杀牛的,编竹篮子的,只要有人的地方,他都要停下看一看。

      我从没想过,一代文豪小时候居然是天天逃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文豪居然是小学文凭,初中都没毕业。

        湘西秀丽的山水,滋润了他温润的性情;湘西人的淳朴与狡猾,鲁莽与凶猛又滋养了他单纯坚韧的个性。他经历着、欣赏着、学习着生活与人生这部大叔,若即若离,若悲若喜。在他心头铭刻的形象一个个从他的笔下跳出来,鲜活生动。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写了一辈子,最终免不了回到过去,写自己的童年。”沈先生能写出动人的 小说与他的自由的童年有很大的关系吧。童年如同一坛成年老酒,历时越久就越觉得醇香。

《从文自传》读后

相关文章

  • 《从文自传》读后

    知道沈从文是因为他的《边城》,喜欢沈老是因为他笔下的凤凰。 从他的《边城》中,我感觉他是个温文尔雅的,...

  • 104、《从文自传》读后摘记

    我提到坦率,提到真诚,因为我们不把话藏在心里,我们之间自然会出现分歧,我们对不少的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可是我要承认...

  • 《从文自传》读后感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从文先生所写的《从文自传》,关于“人性之美”与“生命之思”也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与了解。 刚开...

  • 《从文自传》

    《从文自传》是作家沈从文在30岁的时候写的回忆性散文体自传,主要写了他在1902到1922年之间在湘西的生活。沈从...

  • 从文自传

    最近重读了《从文自传》。之前听了沈从文的《边城》、《从文自传》,感觉很棒,在图书馆看到书,就借回来重读了一遍。 相...

  • 读《从文自传》

    (二十三) 看《从文自传》目前到了姓文的秘书这一章,这许多下来也不过是一个男孩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所见所闻,那个幼时的...

  • 从文自传——沈从文

    读了从文自传,会让我不断想阅读更多沈从文的作品,比如边城,比如他20岁以后的人生。喜欢这里面的文字,喜欢文字中透出...

  • 《从文自传》书摘

    p16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

  • 读《从文自传》

    最早认识沈从文,是在凤凰写生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沱江两边的吊脚楼,夕阳下静谧的石板街,以及黄永玉风格独特的临江木...

  • 读书:《从文自传》

    断断续续,一本《从文自传》终于读完。现今读书,难得一气呵成,特别是遇上好的文字,我喜欢慢慢看,慢慢品。 每日睡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文自传》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pc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