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正常放学回宿舍,上了男生宿舍楼,在三个宿舍都转了一圈之后,一个男生忽然说“老师,李同学没有回来,张同学说,他跑出去了……” 我一听,一下没有回过神来,“没有回来”“跑出去了” 这是什么意思?反应过来之后,赶忙跑到李同学的床铺看,果然没人,问下铺张同学,张同学这才和我说,每天晚上他们都是一起回宿舍,今天,李没有等他就走了,而且他说过,今天要自己回家了!我的头又砰的一声,“孩子自己跑出学校了?咋办?丢了怎么办?出事了怎么办?为什么偏偏是我?”无数个问号混合着担忧和恐惧,我出了宿舍就急忙寻找领导的身影,和领导交代了一下情况,领导说“是有个学生不见了吧!快走!”
我忙跟着下楼,出了宿舍我打开手机打算给家长打电话,看到微信群有很多回复“1班人齐。2班人齐。……”原来群里已经在询问了,我都没有关注到。领导说,先确认是不是这个学生了再打电话。原来是门卫拦住了没有出门假条的同学,我的心开始慢慢放下来。终于到了门口,正是这个孩子,他小声地抽泣着,两只手正死死的抓着门口的栏杆,仿佛怕身旁大人们把他抓回宿舍,领导轻声的安慰着他,我通知了家长。
原来家长心里是有预期的,只是没想到这么的激烈。孩子开学前就不想返校,不想住校,哭了一天,但是家长既没有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也没有和他沟通好返校事宜,只是强行将孩子送到了这里,结果,孩子准备出了校门以后自己打车回家。这件事情的结局是家长将孩子接回了家,然后准备先接送几天,即使家长很忙,即使家离学校不近,这个学生也可能即将办理走读。
从学生的角度,我不想住校,我想每天回家,另一个刘同学就能走读,我也要走读,我也不想过集体生活,你们就必须给我创造这样的条件。
从家长的角度,我很忙,没有空接送你才把你送到了寄宿学校,花了高昂的学费,但是现在,你要走读,你要我每天接送你,甚至还需要在附近租房子,这个太不现实了!
从老师的角度,孩子放了一个假期,可能还没有完全收心来回归到寄宿学校的生活情绪不是很稳定,家长应该理解个别学生的依恋心理,给予肯定和帮助,帮助他做好过渡,而不是一味地强制要求他……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你心平气和的和他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强硬的拒绝和漠视他的想法!
青春期,真的是一个很刺激的阶段,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充满了挑战,不知道明天的孩子又会出现什么状况!
这个时候就真正的想要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来理解和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了,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