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日更不是一次两次的想法了,甚至于上次全都准备好了结果还是失败了。
这一次的重新日更要坚持下去。看得文章多了眼光给养高了,总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写出差不多的美文,但真正开始下笔写时,才发现原来真不是那么回事。好不容易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篇,结果实在差强人意,不好意思发表出来。
这次坚持下来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承认自己写得很烂,坚持写。相信时间的复利。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再翻开这些东西也是自己的励志故事呢?那么开始吧...
18.9.13 关于仁德的随想
前段时间热播的《延禧攻略》很是火热了一把,我也曾跟风看过一段。虽然剧情粘人但着实感觉有些浪费时间(现在越来越觉得时间可贵,经不得浪费啊),现在基本已经记不得什么细节了。
但有一段印象特别深刻:继后辉发那拉氏的父亲那尔布因振灾不利,导致灾民暴乱而入狱。其女继后深知父亲的为人。长跪乾清宫,述说其父倾其所有,变卖老宅用以振灾,只是不忍强力震压灾民才得以发生暴乱。实不该得此后果。皇上自然是清楚的,但他为顾全大局却不得不处死那尔布。
他去面见太后(那可是甄嬛啊),而太后却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命令皇上必须处死那而布。太后说了一句话:那尔布忠正有余,能力不足。
虽然皇上网开一面,但太后仍然让那尔布在途中“不幸身亡”。也许是剧情需要,这件事除了继后记在心里仿佛所有人都淡忘了。
若是几年前的自己必定是觉得那尔布太冤,皇上和太后太无情。但近几年的成长让我开始看从很多方面看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和太后不会为了一个有德无能的官员拿江山社稷冒险,而不知真相的底层人员也丝毫不知有人因他们的无知而命丧皇权。
身为臣子,有仁德之心却没有才能相辅必定是一件悲剧。
《长短经.反经》里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之间的一件事。
有一次子路去做邵这个地方的长官,鲁国的卿大夫季氏限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运河,由子路主管这件事。为了鼓励大家做工,公家的经费又不够,子路就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薪水贴上,乃至从家里弄粮食来,供给大家吃。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马上派子贡去,把子路做好给工人吃的饭倒掉,把铁锅给砸破。
子路气坏了,跑去跟老师吵架,对孔子说:“先生天天教我们要做好人好事,推行仁义,现在我这样做,却让子贡来捣乱。您这是嫉妒我行仁义吗?”
孔子却说:“子路,你不要糊涂,当了天子的人,因为天下都是自己的,所以能爱天下;当了诸侯,就爱自己的国家,当了大夫,就只管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普通人,就爱自己的家人。仁义之举当然是好中,但超过范围的仁义,就侵犯了别人的权威。对你自己,对大家,对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在其位,谋其政。当身处越高的位置其一言一行就越需要注意,对的事情当你身处位置不同也许就是大大的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