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反问》
这是我的第49天学习分享 | 讲理 Day5
在说明事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使用【比喻】和【反问】的方式加强。
一、何为比喻?
所谓比喻,就是用一个我们通俗易通的事理作为理解的比方,来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关键。简单来说就是“用甲比乙,使人由乙去懂得甲”。一般的写法是“甲像乙一样”。当然,不是所有的比喻形式都是这样明显的。
二、使用比喻的三个限制
- 甲和乙是不同的两样东西。只有不同,才可以相“比”。
- 甲和乙有相似的地方。“比”了之后才可以“喻”。
- 甲是主题,乙是辅助我们去理解甲的。用熟悉去比陌生,用可信去比未信,“比”了之后才容易“喻”。
三、反问的力量
人对问号由衷天生的敏感。在平静的文字中,看到一个问句,大脑就会下意识地进入思考模式。
所以反问的第一个好处,是增强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反问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增强文章的气势。律师和警察等角色,在探求真相的时候,会采用不断追问的形式,也是这个道理。想象一下,法庭中,律师不断追问被告,被告被怼的丝毫不敢说话。
同诗句和描写一样,反问不要用太多,文章如果一亢奋,气势就”透支“了。
在最后,我想引用一下作者的几句原话:
“写论说文的人, 要找一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是非”, 在叙述证据的时候, 其中有些句子不需要是非法;
写论说文的人, 有时要用一个小故事来启发读者, 他在讲故事的时候, 可以暂时抛开是非法;
写论说文的人, 有时需要用一段描写来打动读者, 描写时用不着是非法;
写论说文的人, 有时用诗人的口来说话, 诗句不用是非法;
写论说文的人, 有时用反问的口吻说话, 反问的句子不合是非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296/0245ac16d8123f0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