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已经五十岁了,虽有一般知识还没领悟循变理论,因此南行到沛泽甫田去求教老君。
老君说:“你来了,我听说你是北方有责任心的人!你领悟循变理论了吗?”
孔子说:“还没领悟。”
老子说:“你有什么不足来求学呢?”
孔子说:“我想把发展逻辑(度数)弄懂,五年了,没弄明白。”
老子说:“你还有什么不足要求学呢?”
孔子说:“我想把阴阳统一在十全十美上,两年了还未弄明白。”
老子说:“当然,如果循变理论可以奉献,那么人们没有不把它献给自己领导的;如果循变理论可以进取,那么人们没有不让它进取在亲朋中的;如果循变理论可以告人,那么没有人不把它告诉兄弟的;如果循变理论可以送人,那么人们没有人不把它送给子孙的。然而,不可能的事是没有‘其它’的。
心中没有目的而不能制约、心外没有正道而不能实现于外时,思想能人就不发出;由外界反映的意见没有左右于心中时,能人也不会放在心上。名谓是公用的工具,不可以偏取。
“仁义”是先前统治者行为的临时旅舍,只可以暂居不可以久住。仁义和先王遗舍一样,建构于它,就会召来责难。
古代知行到位的‘至人’,导道于帮人之情,寄托于义气之力。用以追求自由的理想,索取于现实俭朴的养地,立足于不求借的环境。
自燃,是自无起有的作为;实简,容易休养生息;不求,为用地实践生活。古人,把这叫追求真实生活的举措。
以财富为目的的,不让人利禄;以显赫为目的的,不让人名份;争权的,不愿被人操纵。
操作起来害怕,舍弃又伤悲,没有一点知识去预见纠缠不休事情的人,是天下自燃要杀灭的俗民。
报怨与恩惠、索取与给与、上谏与下教、生产与诛杀八种手段,是端正社会行为的工具。
惟有追循社会变革而又没被社会埋没的人,才能使用这些社会工具。因此说,正人者必先正己,不这样做的人,大治的门槛是不会向他敞开的。”
《庄子·天运》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亲;使道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佗也。
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仁义’先王之蘧庐(音渠·旅舍)也,止可以一宿而不久处,觏(音构·构成)而多责。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
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音路·杀灭)民也。
怨恩、取与、鉴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不以为然者,天门弗开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