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49.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

249.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

作者: 云若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23:26 被阅读0次

    “柔之胜刚”,柔弱最后会把刚强战胜,这里的“柔”指付出,不在意自己的利益,为大家付出,其实这种不为自己争取的柔弱是一种人生态度。“刚”则是另一种人生争夺的态度。

    老子认为,这些强硬地为自己争取的人,最后一定比不过柔弱地为了他人做事的人。为他人做事要比为自己做事“强”,这两者不在同一个境界上。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弱的会把强的战胜,这讲的是两种态度。

    “天下莫弗知也”,没有人不知道。这种道理很简单,但大家不愿意知道,不愿意多了解,不愿意去学习。“而莫能行也”,也不愿意去做。

    我们的大脑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动物性,为自己捞取的一面,这是动物在自然界生存必须要去磨炼的,因为不争可能就没有吃的了,所以经过大自然不断淘汰,最后磨炼出的动物性非常强。另一部分是关爱、公平、忠诚等道德要素,这是人类在一起生活的基础。

    我们出生以后,大脑的这两部分功能会随着大脑一起发育、生长,我们所做的教育就是启发心中善良的一面,抑制心中恶的一面。

    在动物层面看问题,层次是很低的,看不到未来整个社会是怎么样的,看不到整个人生会有什么结果,只看眼前的。如果一个人被动物性占了主导方向,他就不愿意按照道的原则做事。

    老子说“而莫能行也”,道理谁都懂,可是大家不愿意去做,因为动物性占了特别主要的位置。因此,教育非常关键,学习也非常关键,我们要学习培养自己善良的观念。

    比如《道德经》讲的是道,是在告诉你原理,你知道了人世间的运行规律,就能够放下自己为大家做好事。道的原则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将心比心,每个人的心都是肉长的,没有人是天生的恶人。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就是讲具体怎么培养心中的道德要素,老子的《道德经》把道的原理讲清楚了,儒家经典是告诉具体怎么做。孟子启发心中的善念,荀子用法来抑制心中的恶念,各有分工。

    为大家付出不是软弱,而是真正的做人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49.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ca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