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ython切片语法图像记忆法

Python切片语法图像记忆法

作者: HelloDarry | 来源:发表于2020-07-13 17:29 被阅读0次

一、角标序号的概念

无论是字符串、列表还是元组,都被称作【序列】,只要是序列就可以切片。而搞清楚序列的序号的定位方法,是一个基本功。

在Python里,序号有两种表达方式,一个是正向角标序号,一个是反向倒数序号
我定义的这两个名字,会更利于中文语言环境的同学的理解和学习。

1)正向角标序号

一图胜万言:



有一个字符串序列”abcdef”,它的每一个字符的角标关系就是上图所示。其实这个方法也叫【插空法】。想象序列中每一项之间都有一个空隙,我们就是把0,1,2,3,4,5……这个数数序列插到空隙中。对于每一项来说,它的左下角的角标就是自己的定位,大家都是对号入座的。

建立一个有效的模型,通过这样一个明确的方法,至少我个人在平时列表序号时可以一步到位,不会数错。

2)反向倒数序号

在做切片时,有时还会用到倒序号,其实很好办,比如字母d就是倒数第3个,很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python的序号就是-3.

那么他是什么原理呢?你可以试着把上面的图写在一个纸条上,把它首尾相接,这个时候,f的右下角标和a的左下角标重合,都是0,像不像一个数轴?在数轴上,0的右侧起,是1,2,3,4,……,0的左侧起,自然就是-1,-2,-3,……了,很自然是不是?


再换一个角度,从负数开始插空,是不是还是左下角角标规则?神奇吧?~

这就是python的神奇之处,他很符合我们的数学逻辑,而且是一个统一、自洽的严谨逻辑。

二、切片语法

记住一句话:\color{red}{\underline{左闭右开,从左至右}}。总共分成三类,0个冒号1个冒号2个冒号

1)0个冒号

L = 'abcdef'
print(L[2])

\color{blue}{↑释义:获取开始位置是第3位(截至位置也是第4位之前,步长为1)的元素。}

2)1个冒号

print(L[2:4])

\color{blue}{↑释义:获取开始位置是第3位、截至位置是第5位之前(步长为1)的元素。}

print(L[2:-1])

\color{blue}{↑释义:获取开始位置是第3位、截至位置是倒数第1位之前(步长为1)的元素。}

print(L[-1:-4])

\color{blue}{↑释义:为空,因为左右颠倒。}

print(L[-4:-1])

\color{blue}{↑释义:获取开始位置是倒数第4位,截至位置是倒数第1位之前(步长为1)的元素。}

print(L[:-4])

\color{blue}{↑释义:获取开始位置是第1位、截至位置是倒数第4位之前(步长为1)的元素。}

print(L[-4:])

\color{blue}{↑释义:获取开始位置是倒数第4位、截至位置是最后一位的后面坑位之前(步长为1)的元素。}

当序号是0时,冒号语法允许不写0。最后两个公式里,其实是[0:-4]和[-4:0]。可以发现,只有位置是0时,可以左右颠倒,因为0既可以表示第1位的序号数(在冒号左侧时),也可以表示最后一位(在冒号右侧时,因为左闭右开),正因为如此特殊,0才可以省略不写。



这其实又呼应了上一章节的反向倒数序号,f的右下侧角标其实是0,再次验证这种抽象模型的合理性。再好好看看这个模型,记住它。

2)2个冒号

如果你观察得很仔细,前面的蓝色注释里括号内的部分,正是每次省略冒号的默认值。

print(L[0:4:2])

第二个冒号后的数字是步长,它决定了前面所得到的子串 是从第一个开始第n个作为下一个。

默认是1,就意味着,0:4首先取到前4个字符abcd,然后每+1个序号,取一个,直到都取完,那默认就是abcd,没有变化。

如果是题目中的步长为2,那么就是取得到的abcd的第0位,第0+2位,第0+2+2位(此位不存在,不再往后累加2),那么得到的是ac,你懂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ython切片语法图像记忆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cz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