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好学生,勉勉强强混进高中,勉勉强强混进大学。若说这么多年来我唯一肯承认也愿意保持的爱好只有读书了。
大学时仍有一份可以独坐一下午,铺上一张宣纸写字的心境。如今,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长大,难免会有很多你看不惯,说不出,做不了的事情让你分身乏术,索性有时用逃避来面对一切。
其实说是看书,现在也大都是看一些所谓的畅销书,或者是成功励志的鸡血书。
之所以看这些,无非是和眼下时局接近,觉得必须要接地气,而且若和朋友谈论起来,总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强。
仍然记得最初识字时,母亲给买的一两本连环画,连看带猜的能一个人读上半天。可惜时间太过遥远,内容早已遗忘。
认真读完的第一本书是《西游记》,当时大约有六七岁。由于我上学早,七岁已读小学三年级,虽说是不带拼音的半文言文,但故事情节还是读的懂的,一直记到今日。
祖父是老教师,直到初中毕业每年的生日礼物都是书。小学阶段作文书看了有多少本,我自己都记不清了。
除却作文书,认真读的第二本书是《红楼梦》。仍旧是七八岁那年,在老家翻出来的很破旧的一本书。晦涩难懂,光是书中繁杂的人物,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难以记住的,且读起来实在无味,不像《西游记》那般具有故事性、趣味性,没读多少便作罢。
高考所有科目中,语文成绩是最高的,但并不证明我在认真的学习语文,或者是政史。那个时候早已对学习的兴趣不大,完全靠着“吃老本”,而真正的认真读书也是高中以前的事了。
不得不说,我们这一代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一代,整个高中时代完全沉迷于手机QQ。
在大学毕业两年之后为以为所有的高中老师都会忘记我。直到有一天和高中的语文老师偶遇,她竟然一下叫出我的名字,并向我说道,你的字写得很漂亮,老师怎么会忘记你呢。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愿有生之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一直认为读书应该是一件很虔诚的事情。我想要在一张大大的书桌的前,点亮一盏灯,静静的翻开一本书。甚至很多情况下我认真的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一定要先去洗手,或许这只是对这件事情的执着吧。
知乎上的一个话题,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的有用。
记忆最深的一个答案,当你出去旅游的时候看到湖光山色,云霞万里,不是脱口而出“卧槽,真他妈美!”而是感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
你可当成一个段子一笑而过。但相信我有生之年你读的书,终会变成你的灵魂,你的气质伴随你一生。
今年春晚陪伴我们十三年的“央视一姐”董卿却未曾献身。董卿从小便有着非常严厉的父亲,除了广泛的阅读之外,甚至在她跑步不合格的时候都会被惩罚。她说过这些经历曾经让她很痛苦,但带给她更多的是成长。直到今天,她仍然有着睡前一小时的阅读习惯。
正是这样,她的事业不仅仅只有春晚。她有“金色三分钟”的完美救场,她有《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谈吐和学识,更有《朗读者》的格局和成功。
有网友说,大学时曾经在一家小饭馆打工,不时会有顾客故意楷服务员的油,她们也会和领班报告,但最后总会不了了之,不久之后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直至最后的习以为常。
在打工的那段日子里,他们的日常话题就是家长里短和男女之间的八卦,别无其他。
后来这位网友说,多年以后,她坐在高级写字楼的办公室里靠码字为生,想起那段打工经历,都觉得是一种警醒,起码她还可以靠多读的这几年书,选择一种更为轻松的生活。还可有有人聊一聊深刻的话题,不是每天都在用劳力挣扎在温饱线上无力思考其他。
或许有人会说,你不就比他多读几年书。对,我是比他多读几年书,甚至有人比我读的更多,但这是一种经历,一种财富,每一个阶段的人生思想和格局是不同的。
我时常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表姐对我说过,你若是满意现在的生活也挺好,如果在外面,苦是苦了点,但终究只是那几年,坚持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读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你能背出多少首古诗,拆穿多少商家的营销说辞,而是在于,你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可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你读进去的书,能让你看到更远的前方,更大的世界,更精彩更丰富的生活方式,能让你有底气,为自己争取更理想的生活。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读书的人,能在这世间找到自己,能以一颗博大而悲悯的心,看待生活。虽不能宠辱不惊,却也能去留无意。
世界那么大,你不出去看看,怎么会知道,外面就是比家里好。书海如此浩瀚,你不读书,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傻逼。
仍愿有生之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