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句话,很有共鸣。——“书不是读懂的,而是对照你的经验,有的一种共鸣”。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能沉下心来阅读的人本来就不多,而能够保持读书习惯的人,也并非一定在“读”。
很多人设定读书目的、目标的时候,目的是什么?不一定是真的想去学,而是想学了然后去显摆自己“懂了很多”、“这个我知道啊”……
过去我也曾犯过这种问题,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在暑假读完四大名著的其中一本,我挑了《三国演义》,买的书还是那种厚厚的原版,即那种“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不懂了”,况且还夹杂着很多文言文、通假字等,理解难度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可想而知。
假期结束后,语文老师咋一问:“同学们都有读书吗?”只有寥寥几位成绩好的同学举手了,我没举手。
课后,某位同学突然问起:“诸葛亮怎么死的?”听到这,我倒是有印象,“在第一百零四回死的……”刚说完,同学惊讶地说:“哇,你好厉害,都没几个人读完名著呢……”我那一刻有点感觉到“读书好像真的有点用”,短暂沉浸在那种飘飘然感中。但是,实际上,我之所以知道诸葛亮在哪一回死的,是因为我出于好奇心,用那种“秒翻”的读法,翻到那一回去看到的,至于他此前都经历了什么,并不清楚。
如果是今天,再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不会再直接说出过去这种答案。取而代之的是,产生一连串的思考,如:
“实际上,他是累死的,还是病死的?外因还是内因?”
“诸葛亮既然这么能运筹帷幄,当时为什么不能避免英年早逝?”
“为什么说‘天妒英才’”?
“诸葛亮的死,和今天996、007的猝死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诸葛亮所在的团队,当时有没有什么措施能够避免?”
“如果我能穿越回到三国,我会提前告诉诸葛亮什么?”
……
以上思考有点扯,但会引发一个局外的思考:书不是马上就需要被读懂的,也不可以完全被读懂。读懂,不是拿来显摆的,而是在某个时刻,与自己的经历、经验形成了共鸣。
懂,是一种共鸣。有时候是先有经验,读书对上了;有时候是先读到书,后来印证了。
我们现在学习的东西,并不指望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但它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与我们的大脑内容产生共鸣,从我们大脑中调取出来,辅助我们进一步思考、决策,最终形成不同的结果。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对于“读书无用论”的一种应用场景的反驳。
很多人工作多年后,就丧失了读书的习惯,个人认为这挺可惜的。一些“老师”、“大咖”声称他们的经验、方法是“只讲实操,不讲理论”,只教法、术、器,不讲道,也是很片面的。这样的经验方法,很可能导致学习者同一个经验用十年,直到被淘汰,即便工作年限多长,也容易被后来者超越、取代。
Kong现在阅读一些书籍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书中某个理论观点、方法套路,能够与过去我工作的经历匹配上,就是“对上了”;有时候在开展一件新的事项的时候,发现可以按照某一种或者几种理论框架进行方案的规划,感觉开展起来不至于无头苍蝇,这时候则是在印证书中的方法论。这些都源于个人的经历与读书的知识形成了“共鸣”。
如果你没觉得有“共鸣”,很可能是,时机还没到,而不是没有用。
365天思考 / DAY9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