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意思是:如果我们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对此,我认为其间有两种含义或者说是孔子的期望吧,一为学生,一为老师。
对学生而言,学习从来都不是件愉快的事情,更何况是反复的温习。很多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认为已经学过或是已经掌握,没必要再将过去的知识再重新过一遍。
于此,我有另外一种理解,如果是单独的复习知识点,反而是缺少趣味以及持久性的。但换一个角度,当我们在学习知识点或者做题时,回顾下相关的学过的知识点,对我们的知识巩固是非常有利。还可以借此将我们所学知识构建成为一个网络体系,而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就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当我们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还可以利用此种方法将问题简单化,拆分成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的。
而对老师而言,很多老师在人生中的大多数时间内都是在讲一门课程,有老师讲的很轻松,有的老师讲起来却很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甚至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倦怠情绪,在某些时候,甚至会将这种情绪放大……
之前我对我的学员曾经讲过关于老师的备课有“六备——备大纲、备教材、备社会、备学生、备家长、备自己”,做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按照这六备的要求进行备课,更重要的是在备课过程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在授课过程中展示出来,才会让学生更有新奇感,对老师更加的钦佩。同时,自己也会收获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职业倦怠感。感谢我的生命中曾经遇到过那么多的好老师,上课信手拈来,完全不用翻课本,讲课对于他们而言就像闲庭信步一般轻松。而作为学生,听到这样水平的老师授课,何其之幸啊!
所以说“温故而知新”,是孔老先生对于做老师的条件与标准、境界与责任的一种最精辟也是最有远见的诠释。他向为人师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标准: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在不断重复授课环节中在所讲知识中加入新的收获、新的联想、新的创建、或者是帮助学生对原先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排列、整合,使之具有新的含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