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电影想法
《流浪地球》:究竟是家国情怀的巨作?还是漏洞百出的烂片?(下)

《流浪地球》:究竟是家国情怀的巨作?还是漏洞百出的烂片?(下)

作者: 圣乔治伯爵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17:07 被阅读7次

    (接上回)

    四,按照剧情,主角要从山东出发救援杭州,主角队伍选择了穿越地形复杂、充满危险的到上海市区的路线。长江、太湖、东海,甚至太平洋已经封冻,从山东到杭州,为什么一定要过地形复杂、充满危险上海市区?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会驱使他们做出损失最小的选择,至少不会主动去跳火坑。电影。也正因为经过上海,救援队遭遇强烈地震,驾驶大货车的司机和一位救援分队队员领了盒饭。

    五,电影中魔改木星吸引地球大气,致使空气稀薄,喷气飞机坠毁而无法飞行,只能从地面上运输火石。那么,当时地球的大气稀薄到什么程度?喷气机正常情况下,飞行高度通常稳定在万米高空。如果当时喷气机降低高度不能飞行,那么以地面空气的稀薄程度,低于正常状态下上万米高度空气稀薄程度。地球大气层还剩什么?救援队进入发动机之后,还能脱下头盔吗?

    (也只有第四和第五点的出现,才促使主角能无驾照驾驶大货车)

    六,小分队提出一套拯救地球方案,是引燃木星,让木星的氢气与地球氧气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冲击波,把地球推离木星引力捕获范围。不过,氢气和氧气爆燃需要一定比例,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可地球那点稀薄的氧气和木星大气混合,足够达到爆燃比例吗?

    最后,化学爆炸有爆炸速度,烈性炸药的爆速,大约每秒6-9公里。不知道氢气的爆速是多少,按照9公里算,7分钟时间,不过3700多公里。冲击波传导的速度,应该比爆速慢得多,7分钟能传导到地球吗?电影之中,地木距离若干万公里,还没到洛希极限。何况,真空中没有传递介质,爆炸冲击波会迅速耗散。

    假使导演职业道德不错,事先咨询过中科院的科学家,引燃木星的方案是否可行。不过,我觉得,化学爆炸涉及的问题,属于爆炸力学,问中国力学学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或者各大理工学院,北/南理工的院士更合适。

    当然,如果没有这一段,怎么安排主角的父亲的自我牺牲,小分队怎么成功拯救地球和人类?

    《三体》是在科幻条件下,展示危机下真实的人性。生旦净末丑,各种人都有。大刘的原著之中,没那么多阳光的内容。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的人性,都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光彩:愚昧、盲从、自私、狂躁、圣母泛滥……即使是自我奉献的正面人物,也有负面成分,比如,大史无组织无纪律、教子无方,章北海涉嫌暗杀、叛逃,维德不择手段,罗辑贪图享受、利用面壁人特权为自己获得醇酒妇人……汪淼和云天明好一些,但是也远远没有达到高大全的标准。

    也不乏人不遗余力地夸奖这部科幻影片,称之为“不输好莱坞大片的硬科幻片”。因为其中极具本土特色的乡土气息,家国情怀。摘录其中一段:中国人对自己的家园,有着深深的眷恋,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园。

    (注意,下面才是本文最精华的部分!)

    那么,这究竟是家国情怀的巨作,还是硬伤百出的烂片?

    靠分析!

    分析是理性的行为,不是受情感驱使的冲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真实性不如中立客观的词语-褒义词和贬义词便是情感色彩的词语。试想一下,坚韧不拔和冥顽不灵,虽然分别是褒义词和贬义词,但难道不是一个意思吗?

    另外,相比之下,事件基本走向更好确定,难以篡改;细节性的描述,可信度比较低,因为细节可以随便编造。比如说,史书记载隋炀帝是个昏君,这是感性色彩词语;但是说他在位末期丢掉了社稷,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而修改细节,在情感色彩词语做手脚,正是煽动人的要诀。咪蒙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强行代入激烈的情绪,引起看客的共鸣。

    所以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呢?那还要各位读者慧眼识珠,用我说的方法去判断了。

    如何独立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究竟是家国情怀的巨作?还是漏洞百出的烂片?(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e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