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绝大多为平凡的人,在实际生活中,每一天都经历着若干常见、锁碎的小事,这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忧愁,平淡/充实。你的人生阅历,你的受教育程度,你的智慧双眼等,一定能从中发掘出受到教育的素材,乃至深受教育的一些亮点等。
而我作为一个接受了多年教育,又从事了20多年高中教育工作,至今仍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从自己角度讲一讲生活中的一些教育故事,以共同分享,传递来自教育界的正能量,尽自己所能宏扬中华文明。
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是:如果不小心捅了马蜂窝,我们应怎么办?
近几天,我所在的办公室内总是有一两只马蜂飞来飞去,可能是因为玻璃的问题,它们不时的在南窗处萦绕。我因儿时的农村生活经历,虽不至于害怕,但也不甚其烦。
当我中午在办公室休息时,不经意冒犯了它们,我只得在此保持不动,静待它落下不动后,拿了一本书慢慢的靠近它,对准它,快而狠的落下去,一只马蜂也就消灭了。就这样,几天以来,我轻而易举的消灭了几只闯进办公室的马蜂。
当我晚上回家时,我告诉妻子这件事,她有点不相信,你就这样做,就将人见人怕的大马蜂消灭了?我很自信的对她说,你知道什么?这是我儿时捅马蜂血与泪的经验总结,才知道了对付它们的有效方法。
那时上小学的我,在老家的村民小组内,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孩有二十余人,农民的孩子都是放养的,家长一般不会管束太多。每逢周日放假,特别是下午,大多孩子已经写好了作业。于是,三五成群的就聚集在一起,爬树摘桃子、捣鸟窝,在地上打弹子球、斗鸡,下水摘菱角、割鸡头(芡实)、游泳等等,总之,童年虽是物质贫乏,但乐趣却相当得多。
不用说,捅马蜂窝是我儿时经历中最为危险的行为之一。可能是一个周日下午,村东边的比我稍大一点的男孩,用长竹杆做了一个工具,即顶端绑了几根细竹枝,还找了一只破草帽,草帽下沿缝上了一块旧布。当他前往马蜂窝时,我们几个年幼的,好奇的、不知深浅跟着他。
马蜂窝一般在树上或房上的高处,也是人迹不常去的地方,故马蜂很少会主动攻击人畜,除非有外力不经意触犯了它们。当大孩子用竹竿去捅马蜂窝时,马蜂窝与其联结处相当的牢固,有时蜂窝坏了一角,但仍联结在上面。竹竿的搅动,窝里的马蜂都惊动了,它们纷纷张着翅膀飞舞而来。此时,孩子们也纷纷惊慌得四处逃散,马蜂飞行的速度也不慢。那些跑得慢的孩子们,身上,头上,脸上等不经意间就有马蜂落上了。
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跟着年龄大的孩子去捅马蜂,当马蜂飞舞着追来时,却因马蜂落在了脸上(眼上角),立即用手去摸,哪知却马蜂蛰了一口,顿时便有钻心刺骨的疼痛。然后,只得回去躺下,脸上慢慢的肿胀了起来。等到晚上父母回来了,虽脸上有疼痛,还不敢告诉父母。在吃晚饭时,终于被父母发现了,引来了父母的责怪。
父亲听人说,韭菜地里有一种草,可能有一定疗效。于是,父亲去找到了一把草,捣烂后敷在脸上肿胀处,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效果。不过,第二天早上时,脸上的肿胀也基本上消除了。但是,马蜂蛰人的阴影还是存在的。
经历过几次以后,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马蜂只是追逐移动的物体,对于不动的人,其应该是熟视无堵。以后,我见到马蜂也不再慌张了。哪怕是有马蜂落在脸上、身上,也不要慌、也不能慌!更不要着急将它赶走。它一但自认为受到攻击,针对移动物体的报复势在必行。
听我说了相关情况以后,妻子还有点半信半疑的。于是,她专门上网进行了信息搜索,还真就找到了马蜂蛰人的情况介绍,果然如我所述。妻子笑着对我说,你真了不起,连马蜂都不怕。
我对妻子说,这是由血与泪的教训才得出的惨痛经验。其实,任何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棘手问题。如果你对发生的问题性质、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对于如何进行合理处置心中有数,也就有不必要的担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