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花慢·炒作分裂】
士儿
指点分香无望①,任尘归尘②,为何萦损?
问伤心谁共,却不停瞬?
不肯巢窠一共④,依旧蚁蜂⑤执刃⑥。
不解分香蕊⑦,失水鱼⑧笑,乱鸿别恨。
寒灰⑨守望,欲待劫火,集野火燃不烬。
云天阔、车骑题柱⑩,纵西风紧。
日月奔山阴醉⑪,共携九万风信⑫。
鹿群⑬青草恋,悠然来去,更识兰嫩。
①分香无望:借指即将失败的政客。
②尘归尘:《圣经》:“尘归尘,土归土,让往生者安宁,让在世者重获解脱。”借指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政客们不顾民众死活。
③萦损:愁思郁结而憔悴。宋 欧阳修 《怨春郎》词:“恼愁肠,成寸寸。已恁莫把人縈损。”
④不肯巢窠一共:源自谢翱的《秋夜词》“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有意闹分裂。《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就提到一个概念:社会困境。社会困境是指,个人在做选择时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决定,结果导致集体的灾难。置身社会困境中的个人,实际上面临着个人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
⑤蚁蜂:蜂与蚁,喻地位低微的百姓。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也喻叛乱者。唐 元稹 《加裴度幽镇两道招抚使制》:“昔者区域之中,蜂蚁巢聚。蔡 有逆孽, 齐 有狡童。”
⑥蜂执刃:为了控制雌蜂不和自己竞争,蜂后一方面限制刚出生雌蜂的饮食,另一方面会分泌出一种激素抑制雌蜂的发育。营养不良再加上激素抑制,雌蜂就沦为了只能终日劳作的工蜂。其产卵器发育成为和毒腺和消化器官相连的螯针。这种同归于尽的机制看似不利于工蜂自己的生存,却有利于蜂后所带领的整个蜂群的生存。
⑦分香蕊:指群体内部的认同和合作。如果不懂这一种群体认同的操作方式,就极易导致失败。在实验室所做的一些包括社会困境选择的实验中发现。当一个群体的成员相信他们拥有共同的群体成员身份时,他们会更倾向于维护集体的福利,而如果没有感知到这种身份认同则不会(Kramer&Brewer,Brewer&Kramer, 1986; DeCremer&vanVugt,1999) 。因此,群体认同会在群体成员中引发合作行为,即使没有人际交流。在内群体里面,个体会向着信任与合作的方向发展,以共同面对问题。
⑧失水鱼:即涸辙鱼,离水之鱼。《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指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⑨寒灰句:即死灰复燃。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史记·韩长孺列传》:“ 蒙 狱吏 田甲 辱 安国 , 安国 曰:‘死灰独不復然乎?’”亦作“ 死灰復燃 ”。宋 陈亮 《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復燃,物有待尔。” 指一旦分裂的势力过大,则“当一个集体分化出不同的子分类时,个人行为会比未分化群体缺少合作性,甚至有可能去破坏集体福利”( Kramer&Brewer, 1984)。
⑩车骑题柱:普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经过自己的努力享受买车的生活或在政治上发展。其中题柱,即题柱客,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之一:“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⑪山阴醉:《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即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此处既指疫情得到控制,又指专家学者得到重视。
⑫九万风信:即九万扶摇。《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⑬鹿群:比喻草野优游之性,此处比喻生活在原生态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宋 曾巩 《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诗:“颇适麋鹿性,顿惊清兴长。”
提醒:朋友们可对照查阅本人另一公众号“平地起惊雷”的《为何有人要炒作分裂?》,可能会有更多的启示。
备 注

1、此诗词押中华新韵,毕竟新时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词汇。按秦观的《雨中花慢·指点虚无征路》格式填词。

2、图源自网络搜图。若有侵权,麻烦联系删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