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育儿最大的误区:慈母多败儿

育儿最大的误区:慈母多败儿

作者: 沐一布 | 来源:发表于2024-08-20 10:2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关于“慈母多败儿”这一说法,度娘作了详细解释: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其中“慈母”指的是那些对孩子过度宠爱、溺爱的母亲,而“败儿”则指的是这些被过度溺爱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律和责任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最终可能导致不良行为或失败的人生。

这是一个很大的生命命题,想要验证它的合理性,需要很长的时间跨度,因为促成一个人的人格,有太多的因素,而人是会随着时间和处境不断变化的。而且是否合理,还要这个“人”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

远了不说,单从“慈母”这个词而言,已经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认可这个词的人大抵认为:养育孩子是需要耐心的,不疾不徐,用爱作为滋养孩子的土壤,父母还需要不断学习,努力创造适宜孩子成长的环境。

反对“慈母”这个词的人就比较直接了,他们甚至直接得出一个结论: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以这类父母对“慈母”的憎恨程度而言,他们似乎还会加一句肯定句:没有之一。

不用说,我自然是【认可】的“那一派”。我认可的理由也很简单:一是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而言,“慈母”是最理想的原生家庭关系模式;二是当我作为妈妈以后,我自然而然地就追随这种模式,因为“母慈则子爱”是我一直追求的亲子关系,没有之一。

纵观育儿圈,憎恨“慈母”的人也能从他们的言行中判断一二。一是他们误解了这个词,二是他们可能不曾拥有过。

首先是误解,很多人认为慈母就是毫无底线的妈妈,纵容、溺爱孩子,无法无天,最后孩子也毫无底线,既不知道感恩,性格也扭曲了,到头来培养了一个失败的孩子。

从字面上看,“慈母”的“慈”,我实在联想不到它既然有这么不堪的画面,我想发明个新词叫“纵母”,就是放纵孩子,毫无底线,没有责任心,以重新还原“慈”在我心中的美好。

沿用“慈母多败儿”的规训,我们会发现很多漏洞,因为误解,人们认为慈母就是溺爱孩子,不加管教,如果不管,不打骂孩子,孩子就会上房揭瓦。因此已然不顾什么父母教育孩子的责任了,直接打骂孩子吧,最省事,也最有用。所以,很多父母并非不知道打骂不好,而是为了省事,懒得学习“耳濡目染,循循善诱”那一套。

遵循“慈母多败儿”的父母,可能还有一个比误解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假如没有经历过“慈母”的滋养,是无法理解它的美好的。一个粗暴的父母会言传身教地培养一个粗暴的孩子,这个孩子成为父母以后,会自动化地复制这种粗暴,仿佛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人转身,这种亲子模式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

暂且不说“慈母”的利弊,因为“大众”似乎已经得出一个结论:慈母多败儿,那么“不慈”就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吗?如果打骂孩子就能成才,那就最简单了,毕竟打骂孩子最解气又不用承担后果。可是若打骂有用 ,天下早就遍地英才了。

难道管教孩子就一定要打骂吗?能不能一边“慈母”一边管教,管教的原则是什么?不就是提醒危险和道德吗?打骂能改变的,和风细雨也能,只是方法不同。

前段时间,网上被一个“核弹科学家”的家庭关系视频刷屏。核弹科学家魏世杰,83岁的老人,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要照顾智力低下的儿子,还有人格分裂的女儿,一代科学家的晚年生活不禁令人动容。

科学家的一生,最后却落到如此田地,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可是它却真实地发生了。老科学家的难能可贵之处,除了伟大的头衔,还有照顾子女的用心。他作为普通的父亲,也应了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面对人格分裂的女儿,他被苛刻、挑剔、失去理智,情绪不稳定的女儿折磨。比如强迫症让女儿指使父亲听从指令,女儿吃个药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天重复那些让人崩溃的行为,可老父亲始终以慈爱的面目示之,没有过激的言行,处处都是对孩子的疼爱,和颜悦色,仿佛在照顾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俨然一个“慈父”。

当记者问老人:“您是怎么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地耐心照顾孩子,毫无怨言的”?老人简短回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人。

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家庭”对于每个人的份量,即使是残缺的,也好过没有“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我们也许做不到科学家那样的胸襟,但是至少不要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从心理层面而言,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过:

“打孩子是不可取的。首先,无论出发点是什么,这都不能被称为"教育";其次,当父母对孩子行使身体暴力时,无疑是在对孩子说"我可以侵犯你的身体”。

“实际上,父母不仅不能对孩子使用暴力,还要向他传递一个信息——你的身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父母不可以侵犯,别人更不可以。如果被侵犯,你可以使用各种方式保护自己,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暴力。”

不管使用何种方式教育孩子,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暴力是最不可取的。我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自己每一次爆发的怒火,都是因为孩子吗?我和孩子的关系重要吗?这些问题问多了,改变就发生了。

任何关系都可以随时中断,唯独亲子关系不可以。即使亲子断绝来往,但是心理上的剧情还会一直播放,也许直到离开世界才会结束。

如果不懂得亲子关系对于“两个人”的重要性,不明白关系会伴随每个家庭的一生,也许“慈母多败儿”还会继续上演。即使每个人都做不到完美的“慈母”,但是真正去爱了,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以父母的爱为榜样,他们才懂得用爱来回馈父母。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慈”的画面,是外婆和奶奶的慈爱,是某个慈祥老人的温柔笑靥,或者是一个得道高僧点化劣徒时表现出来的内心强大的容器。我有意识无意识地想要靠近那种温柔,并认为那是人间最美好的感受。

记者最后问科学家的女儿:你觉得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一个好人。

记者再问:什么样的好人?

女儿不耐烦地回答:好人就好人呗,还什么样的好人。

镜头再次切换到父亲,他转过头去,不知道脸上是笑容还是泪水。但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已经说明一切,他已然用爱换来了他此刻的幸福。

相关文章

  • 作为家长,必须知道的三个很大的误区。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在儿科领域深耕三十年的儿科医生看到的三个育儿误区。 1 首先,最大的误区就是,很多家长会把某个医...

  • 这些育儿误区家长中了几个呢?

    这些育儿误区家长中了几个呢?

  • 80%家长的误区!幼儿英语启蒙教育意义非凡,学习越早帮助越大

    谈到育儿,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育儿经,但是80%的育儿经中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对于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误区。时代...

  • 育儿误区

    孩子的幼儿园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熊孩子一直不喜欢上园。今个开家长会,我来幼儿园探探动静。对石老师的讲座《走出家庭教...

  • 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from 觉真法师 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健康是心安,最大的心安是自净其意。 人最大的误区,是认知的误区。 人只...

  • 不要输给自己

    在育儿的过程中,爸爸是不参与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由妈妈去做。一旦问题出现都会怪罪妈妈没有教育好。慈母多败儿等等...

  • 常见的育儿误区

    荷兰之家:一家拥有11年历史的荷兰本土老店,是一家值得推荐的海淘网站 育儿误区有很多,今天给大家就来分享最常见的7...

  • 育儿的几点误区

    恰逢中秋假期,抽空看了武志红老师的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书中对中国家庭现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

  • 邦元英语:“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不知道耽误了多少儿童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句育儿金句似乎影响了很多人,导致很多父母都克制自己爱孩子的本能,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

  • 育儿思想误区

    我家孩子学习不好,我原来的想法是用钱把她推上去,学习不好多上补习班就好了。比如说从小就开始上英孚,不为别的,只是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最大的误区:慈母多败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jv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