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接受平凡

接受平凡

作者: 文子湾 | 来源:发表于2023-08-21 06:58 被阅读0次

周国平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懂得父母平凡,接受自己平凡,允许孩子平凡。长大成人的第一步,就是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理解父母的平凡。

苏轼一生四处漂泊,长子苏迈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照顾苏轼的饮食起居。苏迈年少时,居无定所,没有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

苏迈成年后,苏轼被捕下狱,苏迈又四处奔走营救,尝尽人苏迈成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但苏轼又率遭贬谪。正如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写: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从黄州一路贬谪到荒无人烟,瘴气横行的海南岛,苏迈都能抛家舍业,去到贬谪之地照顾老父。

作为苏轼的儿子,苏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名垂青史的父亲。同样,作为苏轼的儿子,苏迈又是不幸的,一生都受到父亲牵连。

尽管如此,他也从未抱怨。他清楚,在命运面前,父亲也只是凡人。宽容父母的过失,原谅他们的平凡,是为人子女最苏轼二十一岁金榜题名,同年弟弟苏辙也高中进士,一时两人名动京城。他在《沁园春》中写道: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此时,苏轼胸怀天下,理想远大,当他正欲一展抱负,母亲却突然病故,按制要回乡守孝三年。

三年后,苏轼参加制科考试,入第三等(宋朝官吏考核的最高等级),为百年第一。

不料又被小人的诬陷,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苏轼日日除草种麦,畜养牛羊,把一片荒地开垦成为历史上苏轼《答李之仪书》: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从朝堂之上沦落到乡野村夫之间,即使被人推搡漫骂,苏轼也不觉得难堪,反而欣喜于别人未能将他认出。

他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全身心地享受着市井凡俗的生活。

苏东坡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茫茫人海中,我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普通人。

著名的“东坡”。基本的修行。间苦楚。苏轼十一岁那年,父亲苏洵曾作《名二子》一文,讲述苏轼、苏辙两个孩子名字的含义。

文中写道: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完车也。

车辐、车盖和车轸,都是一辆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不过是马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

相比其他部件,轼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如果没有轼,也无法组成一架完整而苏洵的这番话,却似乎是想对儿子说,你也可以做一颗普普通通的螺丝钉。

等到苏东坡自己有了儿子,终于体会到当年父亲的良苦用心。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自我的期待强加到孩子身上。平凡、平安,就是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祝愿。

相关文章

  • 接受平凡

    成长,就是不断的接受平凡: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 对大多数人来说,平凡才是最真实的写照。...

  • 三个平凡

    人的一生要接受三个平凡: 接受父母的平凡。 接受自身的平凡。 接受子女的平凡。 这是很精辟总结。 “马爸爸”“国名...

  • 接受平凡

    曾经我也以为我是那个最特别的人,可惜我不是。 我自以为擅长的东西总会有人做得比我更好,我自以为与众不同的地方其实也...

  • 接受平凡

    无论如何我还爱着这个世界 虽然每天的失败总是一遍遍的让人提起 而成功却貌似无人问津 就这样不自信的我们也跟着他们一...

  • 接受平凡

    寒假和女儿共读比尔盖茨,乔布斯,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人的传记,感概颇多。 他们之所以伟大,除了...

  • 接受平凡

    一日听写生字,有几个出错很多,让他们多写几遍以便增加记忆,并且让孩子把本子拿回家让家长看看。字词的巩固离不开家长课...

  • 接受平凡

    现今年轻人普遍会有的一个状态:迷茫,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更是如此。为何?因为年轻,因为未来有无限可能,渴望不平...

  • 接受“平凡”

    有比较就有鉴别!人从懂事起就开始自我比较,谁的家庭条件好,谁的学习成绩好,谁受老师喜欢。再后来,谁上了名牌大...

  • 接受平凡

    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都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但不管是父母的引导、老师的教育、社会的期盼还是自我的激励,都告...

  • 接受平凡

    这一段时间,我感觉压力很大,前所未有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很清楚自己肩负着什么,面对着什么,需要做什么,需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受平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me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