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67/365天
今日阅读《语文高效学习法》
作者:申怡
第八章 辨思动魄,抓住文章深层的意脉
一、阅读题的两大思维误区。
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陷入两种典型的思维误区中:
第一种,犯了唯物主义的错误。就是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只看表,不看里,只看点,不看面,不注重寻找外在联系,挖掘内在规律。
第二种,犯了狭隘的功利主义错误。就是认为作者之所以要这么写,一定要是有什么好处,一定是要表达什么主题。因此,不管作者讲到任何事情,有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给它扣上一个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帽子。不可否认,大多数文章都具有社会效用,但这并不代表作者所写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承担这一功能。更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去通读全文,这样才能完整而准确的抓住某句话,某段话,某个意象的具体含义。
二、解题的关键:抓住文章的深层次意脉。
在前面的章节提到过一个阅读原则:字、词、句、段,都要放回到文章之中来加以理解。
这一章再教大家一个阅读技巧——一定要学会看整篇文章的层次脉络。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层次脉络包含显性和隐形两种。显性的层次是按照时间或者空间顺序,将文章的外在的、表层的行为、言谈的全过程连贯起来,也叫做文章的文脉。隐性的层次指的是,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潜在的情感,连续而曲折的变化过程,这叫做文章的意脉。在抓到一篇文章的文脉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抓出它的意脉。
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了这个阅读技巧,真正地把一篇文章给读进去了,就能够从文章外在的显性客观特征,挖掘到深层次的主观思想情感的隐性变化过程,能够从文脉到意脉,一层层抽丝剥茧,去深入体会作者的心境。
第九章 成文立人,水到渠成写出高分作文。
一、明确主旨:立意深刻,标题新颖。
写作文就像画圆,一定要有一个“圆心”,所有轨迹都要围绕圆心来运转。作文的圆心就是立意,也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果一篇文章的主旨不清晰,那就很难得到认可,也很难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二、谋篇布局:立好间架,规划全形。
写作文的时候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后,接下来就要考虑文章的整体结构了。
有一种通用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文章结构,就是古人论述文章的结构时的“龙睛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
“龙睛”是说文章要有一个出彩、新颖的名字。
“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吸引人。
“猪肚”是指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内容要充实、有料。
“豹尾”是说作品的结构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
总的来说 ,好的文章都要有明确的主旨,清晰的结构,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在动笔之前,就要将文章的逻辑梳理清楚。
当然,这是文章的整体结构。涉及具体的文章,还要根据叙事、写人、写景、抒情等不同的文章要求,来具体梳理逻辑。
三、选材有据:真实典型,新颖具体。
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人”的话,它的立意就是它的魂魄,结构就是它的骨架,所用到的材料就是它的血肉。有了丰富的内容,文章才称得上是丰满的、有生命的。
四、多种路径表达:逻辑清晰,富有深度。
为了更好的表达可以用各种途径来实现,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让我们掌握写作的主动权。从一个点想到两个点、三个点十个点,从一件事想到两件事,三件事,在跳跃发展之中找到它们的共同点,表达自然就能丰富多彩。
2.下定义。
文章中提到一件事,作者需要告诉读者,它的性质、表现、发展方向是什么?有了清晰的定位,才能清楚的表达。
3.逆向思维。
除了正向去说,还可以逆着来说。
4.因果分析法。
找到了因果,才能讲清楚深层次的原因,讲出更深刻的道理。
5.比较法。
6.类比法。
7.归纳法。
8.演绎法。
9.批判性思维。
五、九个要点:点亮语言文采飞扬。
要想把文字调理的生动流畅,让人欲罢不能,有9个建议。
1.说人话
直话直说。别绕弯子,单刀直入,直接主题。
2.收敛思维。
在发散之后,要收得住,围绕主题来写。
3.亮眼标题。
4.冲突性开头。
5.事理整合。
6.简洁逻辑。
7.首尾呼应。
8.文采加持。
9.专业增加。
其实,提高作文水平的路径很清晰:首先要看也就是审题,看完后再接着想用什么结构,如何展开,最后就是写,看看运用哪些套路,哪些表达手法,把一篇文章写的流畅好看又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