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又迎来了热得格外猛烈的时刻。虽然来得晚,却热情得让人受伤。天气预报维持着38℃的水平线,早上洗脸,直接就是温水,倒是也省掉了烧水的麻烦。天热的好处就是,下班回家,哪也不想去,就想窝在空调房里,一边吃着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酸奶水果,一边读书。与燥热天气相匹配的是汗流浃背烦闷的心情,此刻,唯有那些安静读书的夜晚,才能获得平静。所以这个8月,我难得的看完了基本很久之前就开始看,却一直正在进行时的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3317/7747b356538cca10.jpg)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东方出版社
还记得大学那会,选修课,说什么都不会去选择哲学的课程,因为一开始就知道,这课保证催眠。就算随手翻翻哲学相关的书,也很难静下心来看进去。如果上课的老师是傅佩荣老师,可能一切都不一样了。哲学终于走下了神坛,接地气的指导我们的生活了。这本书是傅佩荣老师在台大教授的一门通识课程,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关于哲学的真谛。原来哲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西方与东方,音乐与艺术,宗教与神话,这一切都是有哲学意义的。我们活着的这一生,总会不停的产生困惑,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人生中什么最重要。简单做个算数,人如果活80岁,20岁以前读书,20-60岁工作,60-70岁享受退休生活,70-80岁难道就是等死?这样简单的加法太过于悲惨,可是人的一生究竟怎样才能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呢?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方法和思考。
“人生就是不断寻求让自己对自己满意的过程,首先是要‘存在’,也就是要活下去;其次是要‘理解’,也就是要了解人类为什么活着;最后是要‘快乐’,也就是要活得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3317/e11ef5c6c6fbf6f9.jpg)
《刻意练习》(美)安德斯 ·埃里克森/罗伯特· 普尔著
王正林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是一本纯粹方法论的书籍,可是在时间如此宝贵的当下,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效率是很有必要的。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当我们的周围充斥着“一万小时”定论的时候,《刻意练习》这本书会带给你新的希望。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们班上总有几个学习很用工,却始终考试不理想的同学。是天生不是读书的料?还是学习方法错了?如果真的能一万小时就达到目的,铁杵磨成针也是有希望的。但是还有很大的可能是,你花费了一万小时,却依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这本书从原理到方法论,交给你一种技能,如何有效的提高你的每一次练习,练习是需要目的的,是需要大量积累的,是需要反馈的,是需要修正的。也许你的梦想并不是成为音乐家、奥运冠军、外科医生,但是你总得面临大大小小无数场考试吧。复习前,可以参考下这本书。
“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3317/2472a4709bed1859.jpg)
《人类简史》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林俊宏 译
中信出版社
这本书我看的kindle版。这是我第一次见有人这样讲述人类历史。而且据说,中文版里的内容,年轻的作者还专门增加了因地制宜的历史内容,这让你只能感叹句,这作者确实很牛逼。这绝对是一本让你脑洞大开的历史书,我喜欢作者用那些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原本可能生涩难懂的知识体系。读书最害怕的就是越读越傻,多看看尤瓦尔的东西,僵硬的大脑立马复原回来。
“究竟为什么要学历史?历史不像是物理学或经济学,目的不在于做出准确预测。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是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我们的想象。”
八月快乐,好在闷热的夏天终于要结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