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有很多梦想,想做科学家、警察、老师,医生或者旅行家……
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可以引领人去行动,或者说梦想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再提升一下,就是远景和使命。
梦想的特征是它相当于是一个灯塔。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是会激发出我们的力量不断向前。想到梦想,我们一定是心情很好,有动力向前。梦想没有贵贱之分。做科学家或者做老师都可以,是同等的。
梦想必须有三个条件是:伟大、美好和无私。伟大,就是怀着伟大的爱去做事儿;美好,就是让人非常的向往;无私,做这件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
比方说有人想成为首富,原因是可以吃香喝辣的,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也有的人想成为首富,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话他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那么很容易就放弃梦想,如果为了他人,那么就会更有力量去坚持。
一些非常有名的企业家,他们的梦想都是无私的,为了人类为了地球。比如马斯克,他的梦想是为了人类以后能够更好,带领地球人移民火星。比方周恩来,他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如何来协助孩子建立梦想呢?
第一要清除阻力。比如汽车,它有动力和阻力,你希望它跑得快,就要增加动力而减少阻力。一辆豪车如果把它放到烂泥里面,它也是跑不快的,因为阻力太大。一辆很普通的车子,在高速上它也是可以跑得很快。
孩子也是这样,我们尽量要减少阻力,加大动力。而孩子的阻力大部分来自于情绪。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就要多聆听会聆听,让孩子情绪释放出来。减少内耗,动力就更足。
第二培养孩子兴趣。有些兴趣可能就是感官方面的,好吃好喝听听音乐,但兴趣是可以升级的。有的人他非常喜欢享受美食。当他享受了别人的美食以后,他就想自己去创造美食,自己也去研究美食,然后再去分享给别人。或许将来把他研发的美食发扬光大,成为了他的梦想,希望把他的美食推广到全世界。这就是从比较低端的感官兴趣升级成了志趣。
第三家长要学会发问,鼓励和欣赏孩子。经常问孩子,喜欢哪些方面?内心有什么感受呢!要带着好奇去发问。如果父母经常是打压孩子,让孩子受挫,孩子就会有很多限制性信念,我什么都做不好。因为在有些父母眼里,孩子只有缺点,没有优点,他以为多批评会让孩子更好,但是这样会让孩子没有自信心。
就像今天我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业余多看书,好几个孩子都在摇头。父母不让他们看除了教材以外的课外书。除了让他们大量的刷题,在父母的眼里看课外书就是在浪费时间。父母的素质真成了孩子天花板。
第四父母带着孩子出去增加见识,有条件可以出去旅行,看看名胜古迹,听听历史故事。如果没有经济条件,也没有时间带着孩子出去,那可以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什么样的知识都可以从书中获取。
第五没有梦想的人是很难去引领别人的梦想,父母自己要有梦想。即便是做一个普通的老师,也可以做一个有梦想的老师,去做一个能够培养有梦想的学生的老师。
也许这一点对父母来讲是最难的,他们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已经这样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下一辈超越自己。这样的父母是很难培养有格局的孩子的。
让孩子建立梦想,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自己的格局和引领。父母好好学习修,孩子天天向上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