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让我们被更多的人看见
家长也是小学生《写给年轻妈妈》之7

家长也是小学生《写给年轻妈妈》之7

作者: 井蛙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05:55 被阅读0次

        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知心姐姐卢勤老师的《写给年轻妈妈》。       

            第六章 快乐人生三句话

        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可是,快乐的人生从哪里来呢?

        很简单,有什么样的心态,便有什么样的人生。

        每天,如果你想的是快乐的事,你就会快乐;如果你想的是烦恼的事,你就会烦恼;如果你想的是可怕的事,你就会害怕;如果你想的是失败的事,你绝没勇气击退失败……

        人的心态,能把人推向成功,也能把人引向失败;能“把地狱变成天堂”,也能“把天堂变成地狱”。这便是心理力量。

        大家都知道世界两大名人:拿破仑和海伦·凯勒。

        拿破仑拥有一般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可他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

        而海伦·凯勒——又瞎、又聋、又哑——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美好。”她的一生留下许许多多不朽的著作。

        要想让我们的孩子一生快乐,与其拼死拼活给孩子挣一笔财产,不如培养孩子从小有个积极的心态,永远微笑着看世界。

        因为,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

        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心理品质教育应放在首位。

        如何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态呢?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少儿工作者,这些年来,我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总结了对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品质教育的“快乐人生三句话”教育法。 面对失败和困境,要具有“太好了”的良好心态。 面对困难,要敢于说:“我能行!” 与人相处,要学会关心人,为别人着想,要学会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太好了!

        心理健康的人常说“太好了”, 心理有病的人爱说“太糟了”

        “太好了!”就是培养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特殊情况,首先有一个信念,就是“太好了”。培养孩子带着微笑看世界的心理品质。

        人有两种心理网络。

        一种是恶性网络,遇到任何问题,心理上反映出来的都是:“太糟了!”“糟透了!”“真倒霉!”这种人的心态,就是看这不顺眼,看那烦死了,脸上总是阴沉沉的,永远没有快乐的时候。其实快乐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另一种是良性网络,遇到什么问题,都抱有积极的态度,认为:“太好了!我又多一次锻炼的机会!”这种人,常常能把负效变成正效,由弱势变成强势,把坏事变成好事,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永远有一种成功感。因为,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要让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心态,关键是妈妈要有好心态。 现在,许多妈妈的心态不是“太好了”,而是“太糟了”。整天对孩子这也不满意,那也看不上,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有了缺点,往往自己气急败坏,多是指责、训斥;她们只允许孩子成功,不允许孩子失败;只告诉孩子要去和别人竞争,要比别人强,却不告诉孩子竞争的结果会有输有赢。一个人一生中失败要比成功多得多,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我能行!

        勇敢的人常说“我能行”, 懦弱的人爱说“我不行”

        今天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行”与“不行”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

        “我不行”是一种反向的负能量,是缺乏自信心的具体表现。总用这种负能量来暗示自己,一种“我不行”的形象就被自己不知不觉地塑造出来了。

        “我能行”是一种正能量,是充满自信心的具体表现。总用正能量来调控自己,一种“我能行”的形象也就不知不觉塑造出来。

        “我能行”与“我不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而“我不行”正是失败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的是成功的重要支柱——自信。

        快乐不是享受,而是胜利。快乐来自一种成就感,一种得意,也来自战胜自我。

        我们当父母的,如果不丢掉“你不行”的负意识,便会成为孩子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碍。

        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曾说过:“天下没有不行的事。自幼我们便是打这‘不行’中锻炼出‘行’来,这叫‘练行的’。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就没有勇气了。” 这话很有道理,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相信能行,那谁还能相信他们呢?

        哥伦布曾经说过:“世界是勇敢者的。”喊着“我不行”长大的孩子,将来肯定竞争不过喊着“我能行”长大的孩子。 主宰自己命运的,是人,是勇气,而这种勇气要从小培养。 当“我能行”三个大字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流逝悄然沉入孩子心底的时候,他们就真正长大了。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快乐的人常说“我帮你”, 烦恼的人爱说“你帮我”    。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今天社会上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人们都想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爱的氛围,但却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究其原因,那就是在这点上大人们错了,我们不应该只是给孩子们一个现成的美好世界,因为这其中没有他们的参与,没有他们的创造,没有他们的付出,所以孩子们才会表现出漠不关心。

        那么,引导和培养孩子们去发现比自己困难的同学,引导和培养孩子们去帮助比自己困难的同学,这种做法与其说是给那些处于困难中的孩子送去温暖,不如说是让更多送给别人温暖的孩子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身上的那份善良与美好,这种活动还会让孩子在学会分担别人痛苦的同时,学会承受困难与挫折,从而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表现出了对人的一份关心和一份爱,表现出现代人高尚的情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同情、善良、热情的种子。“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这种帮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却显示了孩子们的能力。他们为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曾经认为难以完成的事业,有能力去参加道德建设而感到骄傲和愉快。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这种品德不是靠说教就能得到的,需要在生活中感悟升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长也是小学生《写给年轻妈妈》之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om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