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童年”被谁偷走了?

我的“童年”被谁偷走了?

作者: CC涂鸦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17:35 被阅读0次

    不断接受现实打磨的我,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会情不自禁的怀念起记忆中的童年,正当我沉浸在美好的回味中时,偶然路过的尼尔·波兹曼毫不留情的一巴掌拍醒我:别做梦了,你的童年早被人偷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我的童年怎么会被偷走呢?是被谁偷走的?

    “电子媒介打破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线!”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1982)中这样告诉我。

    简单来讲,他的意思是说,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展使儿童失去了他们天真的“童年”,而随着电子媒介的进一步发展,“童年”可能会彻底消失。

    若按此说法,看着电视长大的我是没有“童年”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尼尔·波兹曼为何会做此判断呢?这就要从这本《童年的消逝》中找原因了。

    在这本书中,尼尔·波兹曼按照“童年”的诞生、发展、消逝三个阶段阐述了他的主题:电子媒介的发展导致了童年的消逝。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他在书中论述的“童年”,更加侧重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童年。

    “‘童年’的概念类似于语言学习,它具有自身的生物基础,但是,除非有社会环境的激发和培养,即社会需要它,否则它不能实现。”尼尔·波兹曼认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童年”是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而诞生的。

    【童年的诞生】

    儿童史研究学者Philippe Ariès(菲利浦·阿利埃斯)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中世纪没有儿童”。其在《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1962)一书中明确指出:儿童从可以独自行动开始,就穿着小尺寸的大人式样的衣服,做着和大人一样的活动,活脱脱一个迷你版的大人。

    尼尔·波兹曼显然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他认为,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中世纪,成人和小孩之间没有界限,很早就掌握语言能力的孩子可以从成人嘴里知道一切关于成人的秘密。贫困的生活迫使儿童过早的参与社会劳动,他们做着同成人一样的工作,“除了不能做爱,在其他方面几乎与成人无异。”

    劳作的儿童

    文艺复兴的到来逐渐开化人们的思想,历史开始向文明迈进。古登堡这一时期发明的印刷术,成为“童年”诞生的重要原因。尼尔·波兹曼认为,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字以及书籍的普及,文字日渐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媒介,而书籍在传播的同时也促进了文明的传播,走进文明后的人们意识到了羞耻心,随后规范自己的行为,将性、暴力等对幼儿不宜的东西向儿童保密。掌握了读写能力的成人在交流秘密时可通过文字进行,读写能力发展缓慢的儿童便很难“分享”成人的秘密。于是,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建立,儿童不再是小大人,专属于儿童的单纯“童年”就此诞生。

    【童年的发展】

    受益于文艺复兴,以及随后展开的蒙运动,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的社会地位,开始注重对儿童进行培养。扮演培养儿童的关键角色分别是学校和家庭,二者的分工合作促进了“童年”的发展。

    尼尔·波兹曼在书中指出,学校对童年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在于设立分级制。学校按照年龄标准,设立低、中、高等不同的年级,将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分别分配至适合他们年龄以及智力水平的班级,并循序渐进的将知识一层一层的传授给各个年级的孩子,在接受特定知识教导的特定阶段,童年得以发展。

    在家庭当中,则是母亲为童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母亲花费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养育孩子,教导孩子,在合适的时候向孩子传递合适的信息,使孩子的童年得以实现。

    【童年的消逝】

    然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则打破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分界线。

    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在侵蚀“童年”和“成人”界限方面的作用最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婴儿掌握语言需要学习,但是看电视这项活动则不需要学习便能实现。现代研究发现,婴儿在7—8个月时,便会主动注意电视画面。12个月的孩子则会对电视画面产生情绪反应,例如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手舞足蹈。

    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儿童掌握读写能力,需要智力和行动长期的双重配合,但是看电视,则只需要睁开眼睛,坐在电视机前即可。

    第三,电视不能分离观众。以文字为传播媒介的书籍可以分离受众,使掌握读写能力的成人会和尚未完全掌握读写能力的儿童区分开来。而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媒介的电视则向所有人开放。

    也就是说,在看电视这件事上,婴幼儿和成人没有太大区别,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他们都不需要接受任何形式的训练,便可掌握看电视的“技能”。而电视为了追求利益,将性、暴力等人类猎奇的因素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因为电视不能分离观众,所以儿童自能看电视起,便从电视画面中提前知晓这些成人世界的“秘密”。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不能完全理解这些“秘密”,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模仿电视画面上成人的行为,于是,性行为低龄化、毒品使用低龄化、儿童暴力等现象陡然增加。

    而儿童正是在过早了解成人世界秘密的过程中,丢掉了他们的“童年”!那些效仿成人犯罪活动的儿童,成为了悲惨的受害者。更糟糕的是,随着新电子媒介的出现,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在尼尔·波兹曼看来,电子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福祉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果。儿童“童年”的消逝,就是众多牺牲品中的一个。尽管他一直强调,他谈的是“童年”概念的消逝,但是谁都晓得,他担心的是实实在在的童年会消逝啊。

    至此,尼尔·波兹曼为何会说出“童年消逝”的命题已经找到原因了。尼尔·波兹曼眼中的童年估计是天真、自由、纯洁的,而电视的媒介特性以及其传播的信息则打破了这种美好,所以他感慨纯真的童年消逝,并从电视等电子媒介对童年的负面影响来窥探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潜在伤害。

    对照我的成长环境,我觉得我的童年的确存在过,我的童年在电视迅速普及的90年代后期度过,电视用动画片给我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伤害了我稚嫩的眼睛,我不爱动脑筋的毛病按尼尔·波兹曼的解释,也得由电视背锅。

    而如今,我的童年确实也被偷走了,它被时间彻底偷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童年”被谁偷走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qe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