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读第十三章。每次拿起书翻看前面读过的部分,尤其是看到书被自己写得又脏又乱时,心里有满满的自豪感:这是我生命留下的痕迹。
想到再读七章就结束《论语》了,心里就特别激动,不断向后翻,看看后面还有什么,算算什么时候就完美收官。欲速之心升起了。警惕!这是我的一大问题。
看到敏学姐请假旁听,新学姐前天请假,有些担心,我们会不会停止呢?我们的能量场会不会弱呢?
五点半进去会议室,很开心新学姐在,感觉很开心,好像有了主心骨。
新学姐分享的是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考。君子能和周围人保持和谐,能对不同的观点接纳。她说她对周围人能做到这点,当和周围人交流时,出现不同的观点时,心里想:哇!还有这样考虑的,还有从这个角度思考的。总是很感谢别人的启发。可是对家里人就不是这样了,昨天和老公有了意见不一致,我就不能认同他,最后发现他对。这让我思考,我为什么对家人不能“和而不同“呢?这背后是“近则卑“,因为关系太近,就缺少了恭敬之心。以后要注意这点。
向学姐分享了“近者悦,远者来“,说,当和家人相处好了,家人都喜欢你,才能吸引外人围绕在你身边。
尽管对好几则,我都有感触,但我还是选择分享“无欲速,无见小利。“因为自己发现近段欲速之心不仅有,而且很强烈。就拿吃饭来说,每次吃饭时,总想快点完成;喂孩子时,也是这样,一口接一口的喂,孩子咽不急,都吐了;还有在读书时,也是这样,总想快点完成这本书。每次这个时候,有觉察,当时停一下,但是回不到正规上,仍在沿着惯性跑。这让我想到昨天听樊登讲得一段话,他每次心向外奔驰时,就拿起水杯,让手的皮肤和水杯紧密接触,感受背璧的纹理,这时,心就安在了当下了,否则,不知道心会沿着惯性跑向哪里。
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开脱,找借口。我接着又说,我吃饭时欲速,可能与我们轮班看孩子有关吧。其实我心里知道这是借口,这背后是贪心,贪吃的心。五十多岁的人说自己贪吃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但是我感觉确实如此。我常常分析,现在家里食物富足,为什么还这样贪吃呢?这样我想起魏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家里可以贫穷,但是不能让孩子有贫穷感。有的家长,家里没有贫穷到很严重的地步,但是总愿意在孩子面前哭穷,说自己如何不容易,让孩子感觉不好好学习很愧疚,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贫穷感,这种感觉很可怕,即使生活很富有了,但是这种感觉还根深蒂固。
我是不是也是如此,可能小的时候家里太穷,太渴望好吃的了,从而产生了对食物深深的渴望感,导致现在富足了,但是一看到美食,这种感觉就被触发,就在这种感觉的趋势下狼吞虎咽。不知这样的分析是否合理,以后吃饭时,对内在的小孩子说一说,安慰一下,看看能不能起作用,如果这一点能改了,对我来说是一大进步。
娟学姐分享了“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恭,是对自己而言的,即使在家里也要对自己保持一颗恭敬心,就是到了夷狄之境,也不能抛弃这点。樊迟可能在这点上缺乏,他要去夷狄之地了,老师才这样告诫他。
我们对自己恭敬吗?先别说外在,就从内心说,我们悦纳自己吗,喜欢自己吗,如果这点还做不到,何谈恭敬。我真的要好好爱自己了,这一段在儿子这里看孩子,心里总是把他们放到第一位,自己排到最后,好像自己不值得一提,可有可无。这样怎么能做好事,和他人相处好呢?因为不爱自己,也不会真爱他人,还会让自己能量匮乏。居处恭,先从爱自己开始。
青学姐分享的是“始有,苟合矣。少有,苟完矣。富有,苟美矣。“卫公子荆,对于物质没有太多的欲望,容易满足。其实人对财富的多寡是自己定义的。容易满足就感觉很富有。去掉不必要的欲望,才能“知足不辱“。
欣学姐分享的是最后一句:“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我对这则也挺有感触的,但是和青学姐时间不同。她从我国与其他国家战前动员不同说起的,其他国家在战前要求士兵忘掉一切亲情私意,去投入战斗。而我们国家,让战士记住,我是共和国最后一道防线。我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等,最后结果往往是我们取胜,这说明情的重要,记着有句话,没有没有感情的发明。学生学习如此,让他带着感情去学习,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祖国,为更多人去学习,这样才能战无不胜。就像刚才所说的,抱抱,心近了,感情有了,力量就足了。
感谢今天学姐们的分享,让我收获满满,力量足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