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保险分析银行~保险~理财
买保险前必读,帮你避免90%的坑

买保险前必读,帮你避免90%的坑

作者: 无脑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7-23 21:35 被阅读0次

1

保险的本质

保险的本质是花钱消费,不是投资。

投保原则:保险是消费买保障,不是投资。让保险归保险,让投资归投资。所以不建议购买储蓄型/分红型/返还型这种带有投资属性的保险,有一句话说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以赚钱为目的是思维陷阱。

并且,从数字上我也能告诉你返还型保险有多坑,「30岁男性,45万保额,保到70岁,20年交,保障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返还型重疾「康护一生」,每年的保费13095元。

消费型重疾「康乐一生」,每年的保费5246元。

消费型重疾每年省下来的保费13095-5246=7849元,买个3.45%的稳健理财,到70岁可以赚到45万。

所以,重要事情说三遍,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返还型保险,只买消费型保险

2

保险的本质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无需在乎保险公司的大小,这是一个受严格监管的行业,破产也需要银保监会同意,即使保险公司破产了,合同还是生效的,有银保监会兜底,实在不必担心。

可能你觉得大公司理赔更容易,你又错了,再次回到保险的本质,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赔不赔,保险公司说的不算,全部以合同为准。能不能赔,如何赔,合同里写的很明确。保险公司只会看你是否符合理赔标准。这个所谓的标准,跟合同条款、医学法律指引有关。大公司都有溢价,性价比很难尽如人意。

3

线上买保险理赔难不难?

无论在线上买还是线下买,买的都是保险合同,没有任何区别。这份合同是你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契约,与购买渠道无关。同样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没有任何区别。

什么时候理赔会难呢?没做好健康告知,不满足保险合同的要求。而线下卖保险,销售意味很浓,没有做到充分健康告知的情况比较普遍。

网销保险有很多辅助工具,比如「预核保」、「智能核保」都能帮助投保人做到充分、高效的健康告知。

建议投保之前仔细阅读三个部分:

健康告知—哪些情况不能买?

保障责任—这份保险保什么?

免责条款—哪些情况不会赔?

4

完整的4+1保险配置

4样必配的险种:医保、医疗险、长期重疾险、意外险

1样选配的险种:定期寿险

具体逻辑如下图:

5

保险并非一次到位的消费,需要不断优化。

优化包括:优化保额、优化保障时间、优化赔付次数、根据自己情况优化特定疾病等等。

其中保额最重要,保险买的就是保额。如果保额不足,要先优化它,因为我们最应防御的是当下和近期的风险,而非70岁之后的风险。

对个体而言,好保险有两个定义:首先要因人而异,其次要极致性价比。

6

买保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比如产品好不好,我习惯用「表格」来对比各种保险的性价比,一目了然。但投保人能不能买,就要费劲很多。影响我们投保的限制主要是三种:年龄、身体、职业。同时建议做好核保,确定自己可以通过健康告知,不要有任何隐瞒。

7

保险买后悔了可以退,但不能一看到新产品就退

保险几乎都有个犹豫期,一般是15天,犹豫期内退保,返还已交保费,没有任何损失。过了15天再退,就只退「现金价值」,而不是已交保费了,投保之后的前5年,现金价值少得可怜,所以这时候退保是可以的,但要承担一定损失。那么,到底应不应该退呢?

如果,被线下销售员忽悠,买了一个性价比很低的产品;线上买,但是自己也不会分辨,奔着大公司的买,结果还是买了一个性价比很低的产品,比如X安福,这种情况,我们觉得可以退。

如果,买了一个不错的产品,但现在又有更好的产品出现。我们只能买到当下最好的产品,不可能买到永远都是最好的产品。所以,不是看到有新产品出现,就要退保的。产品本身不错,持有就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买保险前必读,帮你避免90%的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rz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