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作者: 过客小汐 | 来源:发表于2022-03-21 11:01 被阅读0次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做过不少与时间安排有关的数学题,如小红早晨起床后要做五件事:叠被用时3分钟,刷牙洗脸4分钟,烧开水10分钟,吃早饭8分钟,整理书包2分钟,冲牛奶1分钟。试问小红该怎样安排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做完全部事情?

这类题目是我为数不多的非常感兴趣的数学题之一,甫一出现,其背后蕴含的有关时间安排的思考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年纪尚幼的我第一次发现,原来通过次序的调整和精巧的安排,我们可以更少的时间做同样多的事情,这简直太奇妙了!

自那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思考着哪些场景可以进行诸如此类的安排,由于年纪小,我所能想到的不过也是如题目中提到的整理书包等简易的小事,实际用处不大,且很快便成为了习惯,因此我对它的兴趣逐渐淡去,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思维方式已然扎根于我的脑海。

随着年岁渐长,所学知识的日益广泛,我有了数量更多的、更加多元化的任务和想做的事情。然而时间的长短并不会因为要做或者想做的事情变多而改变,依旧是一天24小时,一分不多。在这种时候,曾留在我脑海里的有关时间安排的思维方式开始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换言之,我开始追求时间利用效率的提升。

我会在等车的时候看自己喜欢的书、会在跑步的时候背单词、会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听歌……时间没变,但完成的事情多了。我为高效率带来的益处而感到愉悦和自得,自信演变为自负,盲目地认为自己即便同时兼顾更多的事情也可以做得一样好。

渐渐地,对时间利用效率的过度追逐使得一心二用成为了我生活的常态,接着往病态方向发展。严重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甚至无法忍受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我无法安静地坐在餐桌前让自己享受吃饭的过程、无法漫无目的地走在路上、无法全神贯注地欣赏一处风景。倘若没有找到什么可以和这些事情一起完成,我会开始变得焦躁,变得心绪不宁。但找到了可以同时兼顾的事情就好了吗?并没有。

以吃饭和跑步为例,一边吃饭一边学习,有没有学习效果暂且不提,后果却十分明显——消化不良或是暴食。在跑步的同时背单词,偶尔一两次还不觉得,次数一多,只觉得自己对这两件事的抵触情绪直线上升,更别提像从前一样享受跑步,轻轻松松地背单词了。

究其根源,无非是“过犹不及”这四个字。追求效率本没有错,但凡事都有个度,适当地一心二用的确有助于效率的提升,然而一旦用得过了火,不分场合无视需要的一心二用甚至一心三用只会得不偿失,起到1+1<0的效果。

相关文章

  • 2022-08-29

    过犹不及百科新知,搜一下! 过犹不及 3 成语解释 过犹不及,读音guò yóu bù jí ,汉语成语释义为 事...

  • 手绘打卡30

    太满了,过犹不及啊

  • 日精进58

    天道忌满, 人道忌全。 过犹不及。 过分追求圆满, 反而, 过犹不及。 凡事将满未满, 才是, 人生最好的状态。 ...

  • 2018-02-22

    过犹不及,多则劣,少则精。

  • 【21317】适度

    孔子云:“过犹不及”。 谨遵圣言。

  • 谨记

    过犹不及 言多必失 口吐莲花,不抱怨。

  • 过犹不及

    读书和吃饭一样,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会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健康。 古人说,过犹不及。有人“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 过犹不及

    雨下整夜,零半天。仿佛期待得太热烈,所以来得格外猛烈。刚开始还陶醉在陈小春《独家记忆》“雷雨世界像场灾难电...

  • 过犹不及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 过犹不及

    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凡事不可太尽,缘分势必早尽,做任何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犹不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tv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