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村厨子【3】

乡村厨子【3】

作者: 不听涛改观海了 | 来源:发表于2024-04-14 18:46 被阅读0次

一代乡厨周老先生,育有两儿一女,大儿光成,绰号“半拉子”,当地土语,就是“半吊子”的意思,大概的意思就是做事不靠谱。

二弟光炳被土改工作队领走之后,周老先生为四里八村乡亲们张罗席口,只得带上光成,这货虽说干事不靠谱,但人生得不笨,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凑合着也能搭搭下手。

农忙的时候,周老先生脱不开身,会支使光成去十几里外的集市上采买肉鱼菜蔬。刚开始光成还是惮于周老先生的威仪,不敢造次,置办的东西也算讲究。

有一回,村西张三爷去集上买牛络头,集囗上遇到光成躲墙旮旯里与人打小牌,一把一把铜板往里头输。还有一回,光炳媳妇儿她娘大集上看到光成在和本家侄子玉振一起喝酒,俩人弄了两盘两碗,三荤一素四个菜儿,喝得是散装高粱酒。

周老爷子眼明心细,也慢慢觉察到光成买回来的东西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周老爷子没声张,以后集上买菜肉,尽量自己亲历亲为。

但此后奇怪的是囤里的粮食开始逢集见少,周老先生很纳闷。我们那儿每月逢三遇八的日子是大集。周老先生留了个心眼,晚上床上稍稍眯了一会,听窗外鸡不鸣狗不叫,便悄悄躲进放粮食的东屋,恰巧屋角有囗闲置的粮缸,周老先生藏里边不声张。

四更天的光景,从东墙窗户外响起两声狗叫,紧接着一囗麻袋样的东西“扑通”扔了进来,木门“吱吜”响了一声,一个黑影摄手摄脚挪送进来,拎起麻袋朝红薯干囤走去。这时候,窗外有个人小声朝屋里喊,大叔,多装点儿,高梁酒以前二斤半瓜干换一斤,现在涨价了,三斤才换一斤。

周老先生眉头一皱,是本家孙子玉振的声音,显然装自家红薯干的是大儿子光成,怪不得呢,粮食囤见少,敢情家里出了内贼呀!

第二天,周老先生故意晚点起床,他听到光成在院子里“咳嗽”的声音,之后大门开了又关上,显然,光成出去忙了。

周老先生原本派光成去北山梁子收谷子,光成还真是去了。周老先生站院子里,手搭凉棚,他发现北山梁子上多了个人,是本家孙子玉振。

周老先生故作不知,他推出木轮车,行走在通往大集的土路上,车轮子咣咣珰珰山响,周老先生感觉身后有两双眼睛盯着他的后背。

集镇上,周老先生不急于去菜肉市场,他把木轮车寄放到皮匠石正德的摊位旁,在小镇中心街的王成叔车马店的二楼茶坊,临窗叫了壶大把抓老干烘茶,边喝边观望南来北往的商贩走卒。

临近晌午的时候,热辣辣的阳光下,人群中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高个的光成走在前面,矮个的玉振背了只鼓鼓囊囊的破麻袋包,热汗淋漓、气喘吁吁躬身跟紧光成扭动的屁股。

他俩在董家酒铺停下来,这时候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彪壮的穿麻布短搭的伙计,接过玉振背上的麻袋包,拎起来掂了掂,俩人开始跟伙计比比划划,讨价还价……

秋后,光炳媳妇儿熬五更睡半夜织了二匹棉布,实指望年根底下给全家人做身象样的新袄新棉裤。那天晌午,光炳媳妇儿正在院里把漂洗好的白棉布晾晒在太阳底下,恰巧光成推一把木轮架子车行走在村巷里。光成路过光炳家门口的时候,看到弟媳正象待候婴儿一样照看着她亲手织成的布匹。

光成从门口探过半只脑袋,他问光炳媳妇儿,老二家的,要不要去大集上把布染一染?俺认得集镇上苏记染坊的掌柜石老二,几年前一起跑过省城送官粮,熟得狠。俺找他能省五十个铜板。

光炳媳妇儿没搭理他的大伯子,她径自走回屋子,不多会儿端出一葫芦瓢的粮食,一股脑儿撒院子里,一群饥饿的芦花鸡“咕咕”跑来争食。

光成不请自来,穿一双青布千层底布鞋站在院子里,他捏起晾晒在院里的棉布,五指反复搓揉着布角,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布织得匀称,缎子一样的细滑,兴许找石掌柜,能省百拾个铜板也不一定呢。

百拾个铜板?可以为光炳买条洋绒围脖了,自己丈夫可是公家的人,出门代表一家人的脸面,识文断字的人,冬天缺一条围脖怎么行?

光炳媳妇儿心动了,她膘一眼争相啄食的芦花鸡,对光成说道,大哥,要不就劳烦恁把俺织的二匹布捎集上染了,俺这有两块袁大头,染布钱付了,剩下的就当给大哥买酒了。

晚秋的太阳落得早,黄昏的光景,玉振一把鼻涕一把泪跑进光炳家的院子,冲光炳媳妇儿磕了个头,扑天嚎地地说道,二婶子,不好了,不好了,俺和光成大叔扛着恁织的两匹布去集镇上找石老二染色,谁料想半道上遭贼抢了,俺大叔为了护布匹,命都不要了,差点儿被贼打死,现在还在床上昏迷不醒。

光炳媳妇儿立刻感觉一阵眩晕。纺了一个秋天的布,熬过这三更灯火,听懵了五更鸡鸣,实指望换回一家人过年的温暖和喜乐,咋就说没就没了呢?

此后是漫长的冬季,光成与玉振过上了上顿酒下顿肉的幸福生活。

当村西张三爷把光成卖布给苏家染坊石老二,换回十三块大洋的消息告诉周老先生时,周老先生顿时面色如灰。石老二是张三爷的表侄,周老先生已经感觉到这消息确凿无疑。周老先生异常悲愤,他从东墙上取下牛鞭,右手握住鞭杆儿,左手捋一捋牛筋编成的鞭梢儿,恨恨地骂了一句,畜牲终究躲不过鞭子。

一代名厨周老先生正准备拿赶牛鞭子修理自家不争气的大儿光成的时候,恰巧村西张三爷还在,他装上一铜锅子关东老旱烟,抽了一口,吐出一团白色的烟雾。张三爷说道,打有什么用?咱们都这把年纪了,难不成老守着他?当务之急,找个人看紧他,管住他不再犯错才改是正事。

恰巧张三爷家住进来一户逃荒人,娘仨。少妇领俩小闺女。讨饭到了张三爷家里,少妇衣不蔽体,捧了口破碗,俩小闺女衣衫褴褛,瘦的皮包骨头,娘仨站在张三爷家门口,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三婶子宅心仁厚,弄了口吃的给她们,还安置她们住进自己的柴房。那儿恰巧安了张床,原是农忙时给外乡来家打短工的人住的。张三婶子铺了干净的被褥,请那可怜的娘仨暂时住了下来。

晚上月光下,张三婶子与少妇坐下来拉闲呱,得知她男人去冬生病死了,婆家人欺负娘仨被赶了出来,走投无路领俩孩子从黄河口子一路辛苦,挨村乞讨来到这里。少妇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人虽瘦削,洗把脸,一碗热汤吃下去,两颊泛起红晕,倒也显得周正。

张三爷把娘仨的情况和周老先生说了,想当回大媒,把逃荒乞讨来的少妇说给光成当媳妇,这样那可怜的娘仨有了着落,光成屋里也有了烧火办饭的女人。起初周老先生打心眼里不同意,后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大儿啥口碑,十里八乡名声在外,好人家谁敢嫁?心气也就顺了。

张三爷请那娘仨领来周老先生家里,少妇比光成大了三岁,光成最近老眼皮跳,担心作下的事儿被他爹知道,少不了的挨顿赶牛鞭子,再是皮厚也经不住皮开肉绽。张三爷将女人领家里来,周老先生点头,光成只得应承下来。

那年冬天,周老先生托人去集上扯了两匹洋布作聘礼,紧接着择了个吉日置办了几桌席,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来家里乐哈乐哈,算是为光成把讨饭女人娶回了家。

一年之后,那女人给光成生下了个儿子,可这儿子怪了,娘胎里生出来就觉着憨傻椤是立不起来。光成四十岁上那女人又生了个小儿,小儿子精灵古怪,周老爷子喜欢的不行,给小孙子娶了个名字叫宝成。

光成没读过书,虽说也不擅农事,但并非一无是处。光炳被土改工作队录用远走他乡,每有席口,周老先生会叫上光成,光成平素好吃好喝,人虽粗糙了一点儿,也能对付几个像模像样的菜,据说他的扣碗片肉、蛋皮肥肠汤做得不赖,主家的席口上若有这两道菜的备料,周老先生会撒手让光成施展。

光成平时嘴馋贪杯,令周老先生很不高兴。光成生下大儿的那年秋天,邻村徐老歪家里娶亲摆席口,请周老先生携大儿光成张罗。当天的喜席圆满之后,主家拉光成留坐,光成做了他擅长的蛋皮肥肠汤,主家婆又配了几碟私房菜。

光成与这户当家的徐老歪亮开膀子开喝,直喝到月上柳梢头,半坛子高粱酒下肚,光成喝得酩酊大醉,还是被几个丁壮汉子给拖回了家。周老先生顿时怒火中烧,一根劈柴抡下去,光成脑门子鲜血直流,从此落下一个疤。

相关文章

  • 乡村厨子

    之一 妻子的曾祖父——周老先生,老人家在世时是一位乡村厨子。村里但凡有个红白喜事儿,大都由他掌勺儿。 早些年,谁家...

  • 厨子不像厨子

    我们单位食堂的大师傅杨姐,留一头干净利落又时尚个性的短发,穿着也总是紧跟潮流。她如果不走进厨房,不手起刀落、...

  • 十天时间,在英伦乡村的庄园古堡和花园中穿行

    林语堂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英国乡村的房子,用美国的水电煤气设备,聘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

  • 最理想的生活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里安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

  • 拥有一个世外桃源——英式田园风格家具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

  • 厨子

    你尝得出菜的好坏 却永远尝不到 厨子对你的爱

  • 厨子

    我的心里是鸡毛蒜皮 只能拿着炒菜的勺子 像诗人为爱人写诗一样 炒满满的一桌菜 等你归来 你吃或者不吃 你看或者不看...

  • 厨子

    有朝一日定会成为一个厨子 不论你化为世间万物中的任何一物 都可将你烹饪 用你最爱样式的锅碗瓢盆 酸甜苦辣伴你 蒸炖...

  • 厨子

    高236+34 宽185 东宽32 西宽40

  • 厨子

    ——六金 后来才发现 生活如此单调 蔬菜、肉类、烈火、炊具 用汗水浇溉人生百味 我是如此平凡 只因食了人间烟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厨子【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ur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