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走昭明古刹

行走昭明古刹

作者: 思雪_2988 | 来源:发表于2017-08-25 05:50 被阅读0次

    宜山一中  薛思雪

    行走昭明古刹 行走昭明古刹

                ️千年古刹昭明寺

            昭阳升大地光照迷途归正道,

            明月印千江悟圆本性证菩提。

              早闻昭明古刹庄严赫奕,历史悠远,文化百里,高僧护佑,香火鼎盛,心常向之。

            昭明寺位于桐城西北鳌峰山顶,这里群峦拱抱,迭翠环迴,霞烟旋绕,禅意甚浓,为闻名海内外的千年古刹之一。其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相传为昭明太子萧统所敕建,题有匾额,故而得名。同时,“造七级浮屠,以镇温麻”。宋、明两代,历经火焚。明嘉靖十三年(1534)重1741),塔寺并修。自八十年代以来在释青芝、释界空法师的带领下,全寺僧众艰辛创业,重兴寺宇。1983年,有星洲广平法师锡迥祖国观光,参拜昭明寺,见古塔、大殿势将倾塌,归禀宏船大和尚,叨蒙济款重新修建,同时清三十三尊铜佛安供塔龛内。相传,塔内还供有镇寺之宝-----释迦牟尼的舍利子一粒。

          昭明金刚古塔为福建省最早寺塔之一。经重新修建,已恢复旧观。其塔基面积四十七平方米,塔高二十五点六米,为楼阁式仿木结构,空心砖塔。塔内设有扶梯。塔后复修的藏经阁为砖木结构,高二十四米,面积八百四十平方米,古色古香,壮观巍峨,为闽东之冠。广为传颂的桐城八景之一“昭明夕照”便是观之而来,在夕阳的照耀之下,千年挺立巍巍古塔,熠熠生辉,给人一种仰望天阙的神圣感,敬畏神往之心油然而生。登上千载古塔远眺,山川城廓一览无余。“塔影西斜红日暮,炊烟起处是桐庐。”明签事林爱民、参政游朴等古代名 人均有诗赋。清乾隆翰林院编修何西泰游寺留诗曰:“我来访胜招提境,断碣犹存帝子名。地是上方尘世隔,座闻清磬道心生。文章六代辞华尽,宝塔 千秋感慨平。不用登临更怀古,寒流东去夕阳明”。

          此外,寺内还有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玉佛楼,钟楼,鼓楼,藏经阁,白衣阁,念佛堂,法堂,净土堂,五观堂,怡怡斋,昭明轩,太子读书台和飞翠寺遗址等建筑和古迹。为其增添了无穷的历史厚重感和禅意。我最感兴趣的是藏经阁里的几百卷《乾隆大藏经》和《频伽大藏经》,以及弘一法师的墨迹“戒香”二字和铝刻《金刚经》一套。寺后门有一个农园,界空方丈等僧侣们平时劳作的田园,植有秋葵,玉米,丝瓜等瓜果,供其日常生活食用。

            伽蓝认梁代佛前灯火当年曾照读书来,胜迹纪南朝劫后山林次日犹留名刹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想,杜牧之善摹丽景,昭明寺定当立其从。愿界空法师住持下下的昭明寺,能勤慎护持,宝惜遗产,大弘其德,佛法中兴,精神耀垂,昭明千古,文化百里,禅缘永祺。

    行走昭明古刹

                    ️遇见界空法师

            遇见是缘,遇见,是一个安静而温暖的词语;缘分,是一个富有诗意禅意的词汇; 因为人一生的机缘常常就蕴含在这种不期而遇的美好里。遇见界空法师,应该说是生命的机缘。界空法师我本不相识,只是听友人朴一居士常常念起,便有前去拜谒的念想。前两天我们驱车前往昭明古刹前,本想先打个电话,问其在不在,因为界空法师常常外出讲法布道;但转念一想,决定先不联系,因为,我们相信机缘,有缘的话,应该就会相遇,我们相信缘分的力量。

            界空法师,出生于 1958年,1976年出家於福鼎市昭明寺礼上世下行法师为师剃度出家,法名界让。 1983年毕业於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学院,后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戒幢律寺受具足戒。其现任福鼎市昭明寺住持、福建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福鼎市昭明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建省福鼎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相传,早在1500多年前,昭明太子时期,福建福鼎昭明寺便举办过千僧斋法会,而且感得世尊亲临应供。 2007年起在昭明寺住持界空法师主持下,昭明寺恢复并连续举办了三届千僧斋法会,殊胜圆满,享誉海内外。

            当我们来到昭明寺时,得知界空法师昨晚刚从外面讲法回来,现在还在禅房休息,为了不打扰其休息,就不贸然拜会,先参观一下了昭明寺建筑和遗迹,认真研读楹联禅诗,不懂疑难之处一一疑存,以便拜会时向其一一求教。中午过堂之后,便拜会了界空法师,我们一见如故,促膝长谈,谈昭明古刹历史衰兴和今后规划发展,楹联禅诗对仗平仄音韵训诂,青芝长老传印法师的传奇人生,禅宗历代名家公案故事,这些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迦叶刹竿、临济之喝、以手指月、当下即是的禅门著名公案给我以醍醐灌顶之感,让我领悟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修持禅定的如来心法的智慧和力量。

            是夜,界空法师带我一起观赏了昙花花开一现的美妙瞬间,法师说我跟他应是有缘人,一到古刹昙花即现。而后,我们又到禅法促膝畅谈至深夜十一点,他向我讲述自己那段出家四十多年学佛修行困苦劳作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看众师兄弟不堪佛堂清静,纷纷下山返俗成家,而他一人寂寞坚守,潜心研读修行佛法,讲到动情处几度哽咽,令我唏嘘不已。尤其是1998年就奠基的鳌头观音建设工程,一直到如今已近20年,还未能破土动工,未能了却传印长老的夙愿,而且一直要饱受外界褒贬不一的声音和压力。为此,他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郁结,但他一直坚定着信念,以“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自勉。他向我回忆了青芝老师公在世时跟他的一段对话,师公问:“身为出家人,倘若遭人谤,当如何处之。”他答老人家言:“三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身败名裂亦不怕。”师公笑道:“如是,如是,则八分不动矣!”我想,法师如是回忆,其义在自励自勉,以表“为正法立宏愿,笑迎八方来风”之普渡众生的苦心禅心佛心。

            “鳌峰自古多贤圣,正法昭明付老僧。我愿如斯君莫笑,八风不动一星灯。”愿界空法师的这首自勉诗,一如星星点灯,照亮我们灵魂的幽径,以其法号“界空”一般,以万界皆空的心念,行世间事,悟人间道,让灵魂轻盈前行。佛光远照永豁众生性天,法海弘深问禅群君心地。愿世可不尘,海可不苦,暮鼓晨钟,唤醒梦人,黄花翠竹,悟彻禅意。愿人世无横事,人心无喜悲,人生无爱恋,人间无死生;云心如秋月,寒潭清皎洁,满月显高山,众生得法喜。

    行走昭明古刹 行走昭明古刹 行走昭明古刹

          ️ 闻勤与印文

          闻勤与印文是昭明寺内的两个小沙弥,闻勤今年17岁,印文今年20岁,两个人最大的特征就是胖。闻勤4岁随奶奶入寺,自幼跟随界空法师诵经修行;印文因天生双眼失明,7岁那年被遗弃在昭明寺,得界空法师收留照顾。闻勤现在是负责寺内的过堂和早晚课念诵经文的领诵,印文负责寺内的敲钟击磬和晚间打更晨起唤醒工作。

            对印文最大的印象是他的童心不泯,纯正可爱,那天我车开至鳌峰山下的一家小店前时,朴一居士突然叫我停车,说要去买一些豆腐干之类的东西,说寺里的一个失明的小沙弥非常想吃这些东西,我还以为是一个非常小的小孩子,当我车开到昭明寺时,他刚好站在寺前,看我们车过来,就走过来了,一听声音是朴一居士,马上就问有没有买吃的,当我拿出豆腐干给他时,他高兴得眉飞色舞,一如小孩子看到玻璃彩球一样,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煞是可爱。对印文第二个印象就是他的失明,上天对每个人是极为公正的,关闭了一扇门时,必然为他打开一扇窗,虽然他失去了目明,却给他带来了极致的耳聪。印文一天到晚在寺里行动自如,不仅与常人无异,而且有超越常人的特异功能,他的鼻子能有“闻香识女人”的功能,他不需要通过声音,当凭嗅觉就能一一识人。为此,他不仅负责晚上打更,还负责凌晨早课敲钟后,还一一敲开众僧侣的房门,催促他们快起去早课,而且是那么的准确无误,对于这一点我到现在在赞叹之余还是惊奇纳闷不已。

          对闻勤最大的印象,首先是他的胖,胖得不仅可爱,而且有型,一如弥勒佛,又如金刚大力士。17岁的他如今已280斤重,滚圆的手臂已经无法触摸到厚实的后背,这给他洗身体都带来巨大的困难,为此,听说他很少洗身体。但巨大的身躯也给他带来了浑厚圆润的声音,那天,我就是被他晚课时念经声所吸引的,他的诵经声起承转合吐字清晰圆润动听而且充满一种神秘和庄严感,仿佛来自极其遥远的天国,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那天,作为一名游客,我是没有准备参加其晚课的,但闻勤的诵经声如醍醐般灌顶着我,我手拿一本昭明寺的《早晚课念诵仪规》听完他晚课的这个诵经过程,让我更为惊异的是,没有上过学的闻勤,居然是一字不漏,一字不差,一字不错的念诵下来,这是我对他的第二个印象。

          对闻勤的第三个印象是,小小年纪且未曾入学堂的他居然是禅宗的研修者,尤其喜欢临济宗。那天早课之后,我们在静业堂旁的茶座和早茶,无意中我们谈到了禅宗,想不到他对禅宗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迦叶刹竿、临济之喝、以手指月、当下即是的禅门著名公案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让人惊奇其是世外高人。我们谈到了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修持禅定的如来心法;谈到了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几代禅宗大师历代相承的禅宗智慧和思想;谈到了禅宗史上的“五代七宗”的各大宗派思想,他对其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尤为有研究,说起历代禅宗宗师和历史公案,引经据典,仿佛不是一个小沙弥,俨然一位得道老僧,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一花一世界,三妙三菩提。杵敲百八唤醒迷梦人间,钟响三更闻彻大千世界。人间有悲苦,人心无喜悲。对于失明的印文,也许一辈子只能安静地修行在这千年古刹中,让晨钟暮鼓和木鱼声声安慰他那颗曾经受伤的心灵,安然童心地度过一生。而对于才十七岁的闻勤来说,还有很多人生路可选择,也许有一天他可能会返俗成家,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也许会云游四海遍访天下禅宗大家,成为一代禅宗大师;也许会安然的在昭明寺里,师从界空法师一辈子,继承其衣钵,住持这座千年古刹,让其香火永续昭明千古。普贤身相犹为虚空,如来境界无有边际。身相无相,境界无界。愿闻勤印文,心境昭明,悲苦无加,贪嗔无念,爱恋无生,初心永驻,童心永远,佛心永缘。

    (在昭明寺短短几天,感悟感慨甚多,要写的东西也很多。我还很想写写另一位僧人,可惜我不知其名,亦不知其生。其两天来,未言一语,满脸愁绪,郁郁心结,诵经念佛之余,便孑然一身,在古刹山间云游,我在清晨和日暮跑步时分,都遇见他独立鳌峰,衲衣飘飘,凝视远方冥思苦想。他是谁,来自何方,为何要在此地出家为僧,又为何如此郁郁不语,他的人生又有什么别样的故事,我好几次想与之交流一番,但都心怀敬畏不忍打扰而作罢。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器,纵有欢肠已似冰。)

    行走昭明古刹 行走昭明古刹

                    ️净业堂老佛人

            遇见净业老佛人,既是偶然,也是缘分。那天做完早课,几个僧侣和居士在净业堂旁的茶座品茗论道说禅,我冒雨山中跑步回来,冲洗一番后,大家招呼我喝杯热茶,冲冲寒气,一起聊聊天。

            老佛人诵完经,也来沐风品茗,得知我是宜山人,分外亲切,自言自己也是宜山人,我一看十方面熟,问他是不是原来在庵基堂出家的,他一听连说是是,问我怎么知道,我说十年前我天天在那里登山,天天路过此庵,享受过他提供的热茶,至今感恩于心。老乡于异省他寺相逢,倍觉亲切,倍加高兴,老佛人并向我讲述其过往的经历。他说自己今年91岁,原来自己是在庵基堂出家做住持,后庵基堂遭遇一场大火,部分堂房被烧毁,后经很多善男信女的资助下增扩重建,重建后他便把住持之位传给一位服侍他的非常虔诚的弟子,想不到,这位徒弟接手主持之后,脸色大变,对他不理不睬,拔掉他禅房里的电话,有时连饭也不给吃,他失落悲苦感慨万分,于是云游到昭明寺修行,现在独自一人在净业堂诵经念佛,安度余生。老人在讲过往这些不堪往事时,面带慈祥,没有任何愠色和悲苦,好像不是在讲诉自己沧桑的人生岁月,仿佛在听别人的故事,一脸平静,略显悲悯。我们合影时,老佛人还露童心之色,一定要摆个茶杯于前,他说这样更有禅意韵味。哈哈!

          万年梵宇随时可悟去来缘,五色慈云到处皆成欢喜地。静土即极乐,转角别阔天,人世有炎凉,人间无怨嗔。今风何处去,早伴贵客来,人在竹木中,陶醉弥陀怀。愿净业堂老佛人,禅心云水,八风不动,心如净水,一心念佛,期颐永年。

    行走昭明古刹

        ️跑在鳌峰

          鳌峰,古刹,晨光,夕照,晨钟,暮鼓,蝉噪,鸟鸣。

          在山居千年古刹昭明寺的这两天,每天清晨和日暮,一个人或静静的跑在于古刹幽径,或沐着夕阳奔跑于山顶巨大的鳌头观音莲花台上,或冒着大雨奔跑于鳌峰十八弯的寂寂古道上。

              今晨,在鳌峰古道的奔跑,让我找到了久违的拿云少年心。五点多时,再寺院僧侣早课的晨钟、木鱼和诵经声中醒来,走出禅房,刚刚雨歇,对面的金刚砖塔在晨光的沐浴下,金碧辉煌,格外神圣庄严。被其迷醉之下,我换上一身跑者行头,一个人,一颗心,一双脚,一条路,默默跑在鳌峰十八弯的古道上。晨间,古道空无一人,一个人,呼吸着甜甜的山气,静静感受那份久违的奔跑的自由与自在,安静而安然。山间天气多变幻,正当我跑出禅意时,一场突然而至的大暴雨,浇湿了我的全身,却给我带来了久违了的雨中肆意奔跑的快意,体验到久违了的在雨中孤独前行的勇气,更让我找到久违了的不羁的拿云少年心。

            我想,一如人生,奔跑是生命的常态,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奔跑。从乡间小到跑向山间的古道,从生命的起点跑向人生的终点,从已知的现实跑向未知的未来。跑过晨光暮日,跑过暮鼓晨钟,跑过春夏秋冬,跑过童真的童年,跑过中正的中年,跑过老迈的老年,跑过生命的沼泽地,跑过人生曲折的山路,跑过人世坎坷的幽径。人生其实是一场永远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人生的路,很长也很短,有时短短几十米的路程,可能需要用一生去奔跑,也许一生都跑不到。既然已经跑在生命的路上,纵使日暮途穷,风雨如晦,烟雨满川,我们依然疲惫而坚毅的跑向远方,跑向归途,跑向那个最初的自己。

            鳌峰山上一古刹,昭明千年映古道。晨雨散尽夕阳明,跑却人间万古愁。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昭明古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wy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