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对学情”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我对学情”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作者: 龙之崛起 | 来源:发表于2020-12-12 11:00 被阅读0次

    学生在读《小蜗牛》这篇文章的时候,非常慢,而且非常不整齐。

    我转头看着学生,刚想“教育教育”他们,忽然看到小刘眉头紧锁。他成绩挺好,难道是读书遇到难题了?我恍然大悟,这节课有点特殊。一年级的语文课文几乎都带这拼音,唯独这一课,是没有全部标记拼音的课文,仅仅在几个难读的字上标记了拼音。学生读书,失去了拼音的辅助,导致读书十分不整齐。

    如果这样看,学生第一次读这种不带拼音的课文,能读成这个样子,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

    前一段时间,我在看王崧舟老师的文章时,看见了这样的一段话:

    如何备好一节课?需要考虑的维度很多,但备课中最需要考虑的一定是学情,而学情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差异,因为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备课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两种关键性的认知差异:一是起点差异,二是思维差异。

    为什么说这两种认知差异是关键性的呢?首先,学生个体间的起点差异直接决定着教学起点的定位问题,具体到一节课而言,如果教师对“该课背景下”学生个体间的起点差异研究不透,就有可能把教学起点定得过高或过低,甚至错位,这都会影响教学实施的针对性。

    再说思维差异,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有的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得很快,有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得很好。抽象思维发展得好的学生学习数学就相对轻松;而有的学生离开实物就没有办法理解,会显得很吃力。

    针对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材料和设计多种活动方式,供他们选择,使之每种思维方式与学习材料和活动高度相匹配。

                         《 优秀教师怎么备课?这3个新理念、4个技巧一定要学!》-----王崧舟

    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问题,我是知道的,但是学生到底是什么学情,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一直有误读。

    我常年写日记,对中学生理解较多,大多数情况下能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摸清学生的心理。到了中学以后,我看见小学生就感觉特别怵头。

    我的家人特别纳闷:为什么我到小学工作,比在中学还忙?

    现在想想,我主要是在平时,不断地了解他们。为此,我还专门罗列了一张数据单,大体记录了中学生和小学生之间的区别,前前后后记录了几十个项目。但是,我对学情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现在想想,可能一节课的好坏,根本上来讲,取决于你对学生学生真实情境的理解。

    一定要考虑学生所面临的小问题,那就是学生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真实水平出发,设计一节课,这样的课才会是好课,才会是对学生有所帮助的课。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的话,哪位老师能够精准的把握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那么他就能够精准的设计一个好课。

    因为这位老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是课本,而是面对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所面对的问题。

    至此,学生就完全融入了老师的心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学情”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ye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