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太喜欢这个标题,内心不想让爱有任何缺失,总是希望圆满、温馨的家庭场景,当这组图片出现深深的触动了我。
天真无邪的爸爸原来爸爸可以是这样的?!
走入家庭教育,走入家长课堂,开始慢慢了解孩子,才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着他原本自己的生长规律,可是好多时候是我们爸爸妈妈着急去改变孩子时出现了问题,这就是我们家长经常提到的“叛逆期”。
让我们来看看“叛逆期”的孩子背后会有一个怎样的家庭?
妈妈会抱怨孩子学习不用心,生活中拖拉、懒散,做事情不认真……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位焦虑、无助、唠叨、指责很麻烦的妈妈。
而我们的爸爸却已各种忙为理由根本见不到人。其实每一位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都基本源自于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
我也好难呀!所谓的看似“完整”是说:妈妈在,爸爸也在。可是妈妈总在自己的情绪当中,而爸爸却成了“隐形爸爸”,明明在家可是生活当中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都和他没关系……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让我们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能培养出一个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甚至是我们父母想要的“好孩子”?
是的,孩子也不想成为这样,妈妈也不想成为这样,在这个弱势群体中他们需要来自爸爸强有力的肩膀,他们需要爸爸温暖的胸膛和关爱,更需要温柔的理解和接纳。
所以,爸爸不要成为家庭中的“缺位”
爸爸我需要你的陪伴很多时候,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爸爸们并不是有意“缺位”,而是没有意识到父亲在孩子成长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因为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老一辈人留下的模式当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
他们会认为挣钱养家是男人该干的事,而家里的所有大事小情都是妻子的责任。
还会认为孩子不能总给他“好脸色”,会遵从“严父慈母”的教育理念,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对爸爸产生距离感,而无法亲近。
还有的爸爸干脆说:男人天生就不会带孩子。
有些爸爸也会觉得在家庭教育中自己的参与很重要,但是认为自身缺少妈妈身上的母性,而且感觉自己粗枝大叶的根本照顾不了小孩,缺乏耐心,最后简单尝试了一下就把孩子全程交给妻子照料,并且错误地以为就算自己怎么努力,孩子一般都更喜欢粘着妈妈,于是就干脆放弃开始忙于工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却不知在孩子眼中,你不陪我就是你不爱我,我自然和你不亲了。
爸爸好美让我们来看看爸爸怎么做才会弥补家庭中的“缺位”?
放下手中的手机,给孩子一个温暖的陪伴。作为爸爸可以给孩子讲自己在工作中、社会中的打拼不易与坚持,帮孩子认识现实世界的残酷,从而帮助孩子学会进入现实世界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能看到爸爸身上的特质和力量,由此在心中升起一种敬佩和仰视的感觉。
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一次次远离孩子,让孩子一次次失望,等到我们老了,闲下来了,发现孩子长大了,不需要你的陪伴了,又或许没有爸爸的关爱,他以离家出走,有了自己的“朋友”和你、和家庭渐渐走远……
要成为一位好爸爸还要在情感上帮助支持孩子,给到孩子鼓励和确认的力量,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比如:孩子沮丧难过的时候,需要爸爸的倾听和支持,当孩子完成倾诉的过程之后爸爸可以给孩子一个大大的鼓励和确认,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品质,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时就会有一种“自信” 的 力量成为他身体中的动力,一但这种动力被点燃孩子才能自发的做事情,而不是被父母“要求” 去做事情了,这个时候孩子就活出了“自己” 。
扎小辫儿作为爸爸要温和的管教孩子,教会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能有一种担当和责任。
比如:水龙头坏了可以一起修理,简单的电器维修和日常技巧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并且允许孩子犯错,教会孩子如何避免,而不是只用简单的方法惩罚孩子,更不要采用暴力,因为管教不是惩罚,我们的目的是纠正孩子的错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做错一次就放弃。
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来
“完全的陪伴”,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回到孩子的状态,去感受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高兴、一起快乐!允许孩子的天真和顽皮,陪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孩子又怎会沉迷游戏和虚幻的网络!
爸爸有你真好允许孩子有软弱的时刻
“男儿有泪不轻弹”相信许多爸爸都会这样认为,让孩子一定要有阳刚之气,但是父亲也要明白在生活当中有时也需要显示柔性的一面,我们有时也很软弱,也很受伤,不要总做生活中的硬汉,人生也要活的真实一些。
最后希望在孩子和妻子心目中无比高大的爸爸们,放慢你们每天匆忙的脚步,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也留下你们的足迹吧!
爸爸去哪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