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精神不灭。抗日史诗,永垂不朽。红色壮歌,薪火相传。
在寒风凛冽中,我们一行人前往东北烈士纪念馆进行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步入庄严、严肃的纪念馆,从映入眼帘一尊士兵雕塑开始整个参观过程。
东北烈士纪念馆成立于1948年10月10日,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永久性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29人,其中正式编制104人,隶属于黑龙江省文化厅。
东北烈士纪念馆最初作为东省特别区图书馆而修建,1928年6月1日动工修建,1931年上半年竣工。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我国东北后,1933年被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占用。从此,这里成为日本侵略者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不计其数的为反抗日本侵略者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在这里被关押、折磨致死。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为缅怀和纪念在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牺牲的革命先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在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基础上辟建东北烈士纪念馆,一直延用至今。建筑面积5040平方米,整体建筑由俄国建筑师日丹诺夫设计,为西欧古典主义为主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展厅面积2334.96平方米,可供1000人同时参观游览。2013年3月,伪满哈尔滨警察厅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览馆展览分为三个部分:魔网、罪恶、覆灭。展出主要烈士164位,烈士名录712位,照片478张,图表10幅,景观8处,艺术品66件。用详尽的史实资料揭露了东北地区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日本法西斯的血腥残暴。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踏足华夏大地,举起屠刀血腥屠杀中国人民的时候,有一群热血之士奋起反抗,用鲜血,血肉之躯在祖国各地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英雄史诗。当世纪钟声在21世纪50年代敲响的时候,当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于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站起来的时候,当红色撒满中华大地的时候,每一个劫后余生的中华儿女除了脸上无法自抑的笑容以外,还有心底深处茁壮成长的红色种子。至此,中国14年反侵略反压迫斗争完全取得胜利。在白山黑水之间发生的战斗在整个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周保中、李兆麟、陈翰章、赵尚志、杨靖宇等等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把热血洒在了这片白山黑水之间,其英勇行为值得人们永久传颂,那用鲜血燃就的红色将会一直在人们心间保存,时时拂拭,并将历久弥新。
社会实践已然结束,但是红色会更加深深刻在心间——永垂不朽的红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