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信息的思考和讨论

关于信息的思考和讨论

作者: Issam | 来源:发表于2017-05-29 22:24 被阅读158次

    G1结业时的调查中提议下一年度的议题,其中一项是“信息鸿沟”。最近关于这个的讨论也不少。我也想做个主题发言,内容较长,索性就写一篇文章了。

    我分了几个组块,分别加个小标题。这是为了叙述方便,其实,各个组块之间互相联系。

    信息免费 vs 信息有价

    前几天,有一篇网文在微信上传播,说“G20之后《纽约时报》竟然这样评论中国,值得深思”云云。这篇网文引述的《纽约时报》文章本是2008年8月26日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一篇专栏。我查了一下他的专栏,他的专栏中最近一篇日期是2016年9月7日,没有什么9月10日。而且,这篇网文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更改模样,修剪词语,面目越来越模糊,早已分不清最初的出处在哪儿。有人还发现,这篇网文只是前半部分引述纽约时报的文章,后半部分则几乎就是编造的译文。我在微信里进行搜索,想分辨一下传播此文的公号类别,发现是徒劳,各类公号都有。

    这种事情到处都有。最近一期经济学人有一副图,如下。印第安纳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网络(Facebook)上,虚假信息和可靠信息的分布基本一致,传播可靠信息并不具备什么优势。

    misvsreliable.png

    移动互联网上信息充斥,有些信息免费获取,有些信息需要付费。收费看上去是一种筛选。不过,我自己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其实没有任何信息真的不要钱。

    我基本不看微博,不过我订阅了719个公众号,其中一半会时有更新,每天更新的将近200个,如果每个更新都浏览一遍,估计一天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了,而人们通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嘛。但是,信息有价还不仅仅是占用时间。信息消耗注意力,这里有三层意思:

    首先是数字7加减2,即人在某一个时点可以同时处理的信息单位的个数,比如数字7个,字母6个,单词5个。人的带宽很小,处理信息的速度有限,而人脑又是耗氧量极高的身体器官,时间一长,人就累了。什么都看的话,很难坚持下来。

    其次,不友好的信息,或者刻意炮制的信息,充斥网络。它们会带来压力,经过人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简称HPA轴)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意识不到,很容易引发应激反应,让人感觉消极、烦躁,长期下来会给人体带来伤害,比如肠道疾病。

    第三,与通常以为的不同,人类形成记忆痕迹所经历的时间是按照年来计算的,而不是发生在几天之内,而按照小时计算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信息如果只能形成短时记忆,很容易随记随忘,不能形成有用的东西。对大脑来说,也不是省力的方式。

    还有一个可能越来越被忽视的地方是,我们要弄懂一件事情,理解一段关联,或者掌握一项技能,需要的信息不只是文字,文字能够承载的信息只占一小部分。

    我们需要身体的帮助。可能平时我们已经不这么认为,但是身体感知本是理解的基础。现在可以通过VR手段重新发现身体重要。比如有的VR应用中,你只能看到手,没有手臂和身体,你要完成用手移动物体的任务。这时候,你的动作往往会和平时非常不同,有明显的变形,视觉中身体缺失可能让你不知所措,这会让你感受到对身体的感知和控制是多么重要。缺乏身体感受,人可能会陷入“可以明白,但是不能理解”的状态。比如,脑部受损的患者在赌博实验中,他能明白损失巨大的赌局是什么意思,但是因为无法感受恐惧的情绪,他仍然会反复选择这样的赌局。

    接收文字表面之外的信息,离不开当面交流。如果没有机会当面交流,至少需要长期互相观察互相感受。无论怎样,都要靠时间累积。我订阅了王烁的学习报告,因为我自感比较熟悉他,从《财经》杂志创刊开始到现在,我一直都读他写的东西。其它人就算认识也谈不上什么了解。这样做是偏见,也是理性,至少我知道我可以很快很充分地吸收他要表达的意思。

    搜索需要花气力,费工夫。要提高效率或挖到好东西,必须了解或自订搜索规则,做好记录。我发现美亚上的商品评论挺有用,尤其是图书评论,有不少知名作者也是购书者和评论者。这一点对构筑知识体系挺有帮助。不过虽然这些评论都可以公开找到,但是亚马逊从未提供评论搜索入口。于是,想寻找一个人的阅读记录的时候,如果以前没有积累,恐怕只能靠偶遇了,万一碰到,只有手工保存链接地址。

    而如果想要使用像WolframAlpha这样的科学搜索,就必须要购买了。

    信息过载 vs 信息匮乏

    按照自己有限的了解,我观察现在通过各类订阅服务向外收费的人,他们互相之间如果不曾认识的话,最多通过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两层就可以建立联系。这样的小世界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小世界网络内外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流动非常不同。慢慢地,有价值的信息是不是即使愿意付款也无法买到?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在说“认知”,而以前在学科之外其实很少人提。现在多数的说法是“信息过载”,但是我怎么觉得是握有信息的人才觉得信息匮乏。握有信息的希望更有价值的信息,希望站到未来去。所谓“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就是争先恐后,有权收税嘛。小世界网络中信息的交换和流动都不会主动向下进行,而是主动向上进行,这种交换和流动只让这些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能继续拓展。最贵的爱马仕反正用钱就可以买,但是要想获得同样的思维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可能越来越困难。

    观察一下朋友圈,如果不确定这是个先进的小世界,又发现点赞和评论的人彼此都互相认识,就说明自己需要寻找一些另外的联系了。

    上周六听财新一位资深人士的餐桌答疑,大概了解了已知的人工智能可以撰写的报道其范围有多大。常规报道,无论是交通,体育还是金融,都已经没啥问题。写篇有套路的小说也不困难。让高考作文写得更好的应用也在持续开发中。也许日后只看手机的人看到的内容多半是机器写的了。机器替代人与人交流,但人与人当面交流的就更值钱了。有价值的信息则更难以传播。

    最近一年,我一直在购买一定主题的实体书建立收藏库存。这些主题的书籍,比如脑科学,如果在国内是2011年以前出版的中文译本,几大网站基本已经找不到了,淘宝上有也是复印本。有些还能从孔夫子上购买,价格是原来定价的10倍。能买到还算不错了,这些书印数本来就少,现在看的人都很少,那重印再版的可能性不高,最多一两本,但是它们很重要。如果说什么是属于未来的知识,我想,这些主题就是。这些书籍依次消失的话,谁在掌握那些知识?!以后有人想要学习的话,怎么办?有人会说,可以有电子版哪。英文电子版很多都会有,中文电子版我觉得不乐观。

    信息 vs 人

    前面提及的财新人士有一句名言,信息过载的时代,信息是不重要的,人,才是重要的。信任+信息,这大概可以看做是未来的源头。建立信任需要大跨度的时间周期,也依赖于前面讨论的网络直径。不过,我想还有一点。这就是问题。能提出问题,绝对有价值。如果说小世界网络中信息经过不断交换,流动,变得集中,那么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指引方向的问题,符合所有人的期望和利益。好问题是提高未来生存概率的重要手段。人类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好问题会成为建立信任的基石。

    在网络上提出让人愿意回答的问题,是个获取独特信息,更好解决困难的方法。我需要例子,只能先举个自己的。有一次我要从本地推送一个章节到在Gitbook上的一本书中,总是失败。我查了不少资料也没有什么结果。后来尝试去Github上直接向项目所有者提交问题,很快获得了准确的回复。我想大家都会有类似的经验。

    不过问题来了,就是怎么会有好问题?这算个思考题吧。

    在信任+信息的基础上,智力可以不再是个人的,智力会成为分布的。遇到某一类问题,你的反应是直接询问某某某和某某某。平时的讨论,也会容易成为一个不断回应和激发的正反馈过程。这肯定提高了每个人的效率和决策水准。一个人做决策,多半是凭借自己积累的经验。经验都是过去,决策为了未来。不过,人们在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的时候调用的是相同的大脑区域。站在大脑的角度看,想象未来就是回忆过去。这意味着,做决策的时候,一个人不通过自己的经验简单外推是很难的。为了提高决策水准,引入外部智力就变得有价值。这就相当于拓展了生存的时空。

    信息 vs 记忆

    信息要凝固下来,必须进入记忆,而且必须进入长时记忆,才能长期保存。几乎可以说,记忆就是知识。

    与常见的,但是错误的,认识不同,人的全部或者说至少大部分的记忆,并不是在海马体中存储,海马体只是起支持作用,而在大脑中最活跃、最精密的部位——大脑皮层中形成和存储。

    还有一个通常的认识,在大脑中存在一套独立的记忆系统,同时还存在一套信息处理的系统,记忆的过程如同一趟又一趟列车将信息从甲地运输到乙地,这也是不对的。新信息被人感知的时候,头脑已经开始形成新的记忆。感知信息之后,大脑中的高级神经开始对这些新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将信息与大脑中原有信息联系起来。这样的活动过程改变着参与其中的脑神经系统。脑神经网络系统在接受和处理新信息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改变带来的结果就称之为记忆。这就是说,记忆和脑神经系统的改变合为一体,同时进行。原有的记忆,随着新信息的进入,会被不断地改写和重塑。这就是说,记忆一直处于构建之中。这意味着,对同一件事,记忆可以不断深化丰富,记忆也可能不断出现改写。

    稳定下来的记忆可以形成模式,我们常说的智慧可能就是这些东西,换个说法,就是芒格称作思维格栅的东西。头脑中有大量模式的人,通常会形成迅速的判断,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据我观察,解释系主任就是这样的人。关于他的这些智慧怎么培养出来的,还真应该专门请教。

    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的路程布满荆棘,极其漫长。记忆如同乐高玩具的托盘,学习技能,构建能力之塔,不可能脱离它,能力形成之路也必然将与长时记忆形成之路一样十分缓慢,才能达到不必担心它损坏的高原地带。

    还有一个现象,永久性记忆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这些记忆是对应着10-30岁这个年龄段按“块”分布的。或许人在这个年龄阶段最容易吸收、储备最为重要的知识,从而为今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一个人的大脑皮层也要在20岁以后晚至30岁之前才能发育成熟。或许这也意味着,大脑皮层将伴随着学习发育成熟,同时这段时间学习的质量将深刻地影响人生的未来。

    从这点来说,我想,年轻的父母们尤其要好好考虑。因为我们的未来,不论身处哪里,未来都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脚注:罗伯特・希勒在2015年做过数次演讲,讲到资产价格居高不下源于人们对未来的焦虑,多种原因,包括技术,导致未来变得非常不确定,这些演讲可以在油管上看到),而孩子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不能改变地是一个长周期。我能想到的应对之策就是自己要好好读书,不是一般的读书,而是大量地认真读书。有些知识,比如关于大脑皮层的知识,必定属于未来需要的知识,我能确定这点,就先把能找到的所有书先读了。

    这算是主题阅读吧。读的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交叉,顺着这些分叉的小径,再做一些拓展,这算是泛主题阅读吧。在网络时代,完全可以做到就某一个主题,看你手头上研究的作者与其它存储下来的人类知识进行对话,这是所谓的宽带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下,批判性思考能力自然生发,长得粗壮。

    其它的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代人进入到未来,最需要的一定不是房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信息的思考和讨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em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