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弑母案的背后,是对犯罪矫正机制的考验

少年弑母案的背后,是对犯罪矫正机制的考验

作者: 棕侣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9:38 被阅读0次

一位12岁男孩被母亲打后心生怨恨,便持刀将母亲杀害。最近,这男孩被释放了,却引发了多方争论,其亲属想把他送回学校继续接受教育,而学校里其他家长却激烈反对——“他到时候把我们杀了怎么办?”一位家长如是说。

未成年犯罪并不算罕见新闻,几年前发生的另一个案例或许能给这件事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2015年,三个未成年学生将一名女老师残忍地杀害,冷静地清理现场痕迹后逃跑,后来警察在一个网吧里找到这三个人,被带走前他们还在镇定自若地打游戏。因3名未成年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便被送进工读学校接受教育。课程设置上,工读学校和普通学校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会多加强一些法制教育内容。

两案均是未成年人杀人,公检法方处理的方式却不一样,这说明工读学校制度还并未在各地普及,以及我们缺少对未成年犯罪的统一性、条文性的矫正手段。

在其他一些国家,如果法官认为犯罪的未成年人有可能再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就会将其送进训练学校、青少年改造中心等地方接受封闭式教育。针对我国未成年犯罪的特点,推行类似于工读学校的教育机构势在必行,一来可以有效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二来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这种教育机构也起到了对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这套矫正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普法、心理疏导、普通的义务教育课程,以及针对未成年家属的宣导工作。

近年来,低龄化犯罪案件频发,社会上出现了希望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声音,一些低龄化犯罪手段极其残忍恶劣,如果不接受任何法律惩罚,可能会对社会治安起反作用。

减少犯罪,必须从预防、惩戒、矫正三方面开展,缺一不可。对于涉嫌犯罪及有着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亲属希望能其能重新接受教育也是情理之中,但不能送回普通学校就了事,且不说可能对同校师生造成一些威胁,普通的课程也根本达不到矫正不良行为的作用。未成年犯罪的矫正,涉及法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已经不是普通教师及一般的父母所能胜任的了。

未成年犯罪有着显著的共同点,如缺乏父母管教、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等,在中国,高发于农村留守儿童中。数据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农村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比为82.06%。

留守儿童父母面对的也是一种困境,如果不外出打工就挣不到钱,而城市的教育资源向来都是供不应求,农民工子弟学校也尚未完全推广开,因此大部分孩子只能留在农村上学,被迫和父母分开。如何针对性地对这类从小就很少受到亲情呵护,无人管教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也是工读学校矫正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

教育不是处理眼前问题,更多是决定着所有未成年人将来真正步入社会后的心态和健康程度。处理未成年犯罪问题,要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现状和法律本质的情况下,研究出一份最优方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弑母案的背后,是对犯罪矫正机制的考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e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