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性格拼图》:内向性格不易成功,你对性格究竟有多少误解?

《性格拼图》:内向性格不易成功,你对性格究竟有多少误解?

作者: 阳光小房子zxf | 来源:发表于2019-12-07 17:39 被阅读0次

文/阳光小房子

凯特.巴托拉曾经说过:把我们每个人看成一杯能量,对外向者来说,社交使杯中的能量越来越满,而对内向者来说,社交会消耗能量。

现在这个社会似乎更喜欢外向的人,因为他们喜欢社交,能够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让人感觉很容易接近。对于内向者有不少偏见,认为他们高冷,不难以靠近。

在上一级的《奇葩说》中,有一个辩题“我不合群,要改吗”,不合群的人被很多人看作是内向的,不好相处的人。

当时辩论场上的颜如晶用一段非常精彩的话,赢得了观众阵阵的掌声。

好多人都不相信,有人是真心不想合群的,就是大家一起去KTV的时候,你说我真的想睡觉,他会觉得你是想讲骗话的,你很想去的。他们不相信有人是真心喜欢自己看书,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

颜如晶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内向的人,她不喜欢跟人讲话,但她喜欢辩论,在辩论中她不用在乎会不会因为说的话不对伤人,也不用去费尽心思去猜对方的内心感受。

现在依然有很多父母,看到自己内向的孩子会发愁,仿佛每个孩子都要变成外向的性格才好。

西尔维亚•洛肯是语言学博士,企业培训师,做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2013年开始对性格这个课题感兴趣,已经研究了六七年的时间,她出版过两本相关的书《内向高敏者》和《内向心理学》。

西尔维亚•洛肯在她的新书《性格拼图》中说到:我们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内向和外向性格只是一种性格倾向,并没有好坏之分,内向有内向的优势,外向有外向的优势。

[if !supportLists]1、 [endif]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倾向

艾略特.阿伦森在他的自传《绝非偶然》中写过他和哥哥生于同一个家庭,但小时候却有截然不同的性格。

他小时候在学校从来不会主动发言,如果被老师点到,站起来之后他会说话结结巴巴,脸红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同时他是因为父母讲述过他小时候一脸病容这件事,内心极度自卑和内疚,却从来不会反抗。

他在小学三年级时,班里的同学把老师惹怒了,老师罚他们抄写50遍“我再也不在课堂上喧哗”,可是他的铅笔尖断了,他战战兢兢的不敢站起来跟老师说。

眼看着同学们都抄完离开了,他才小心翼翼地走到老师身边,问老师是不是可以削一下铅笔,老师却觉得他是故意把笔尖给咬断的,他却连解释的勇气都没有。

而他的哥哥贾森,到哪里都是一个闪闪发亮的明星,学习好,有领导能力,有非常会说话,不管走在哪都非常受欢迎。

他们的舅舅只喜欢贾森,到他们家串门时,就会跟哥哥很亲近,让哥哥唱歌跳舞,对阿伦森却很少理睬。

贾森这样的外向性格确实很迷人,但阿伦森的性格也并没有什么不好。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与人的性格当然也不会完全相同。

从性格心理学角度看,决定他们是内向还是外向的是,他们大多数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外向性格地人喜欢刺激,喜欢冒险,喜欢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外向性格的人大脑对奖励的渴望很强烈,就是容易被多巴胺刺激到。

而内向性格的人更喜欢向内求,跟喜欢熟悉安全的环境,他们的大脑中负责恐惧的区域很活跃,对内向者来讲,大脑更容易受到乙酰胆碱影响。

乙酰胆碱跟多巴胺分别属于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乙酰胆碱跟多巴胺相比,传递刺激的速度会慢很多

在《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和格莱先生,就属于完全不同的性格,在他们刚搬到伊丽莎白.班内特家附近不久,在舞会,格莱先生在舞会上跟很多女伴跳舞,而达西先生在舞会上却显得孤傲不群,别人很难跟他搭腔,也难以获得他的倾心。

除了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还有一种混合型性格,拥有这种性格特质的人,与外向性格者相比,不会过分追求外界的刺激。与内向性格相比,又不会遇到新情况就被过度刺激。

如果现在面前放一把标尺,内向性格在标尺偏左的部分,外向性格在在标尺偏右的部分,那么混合型性格就在标尺的中间部位。

[if !supportLists]2、 [endif]影响性格倾向的三个因素

如果你认为阿伦森一辈子都会保持那样害羞内向的行为,那么你就错了。

阿伦森在28岁的时候,有一段美满的婚姻,并且取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同时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助理教授的职位,他再也不是小时候那个内向胆小的孩子了,其中有几件关键事件影响了他对自身的看法:

当时因为家里很穷,他需要找一份兼职来补贴家用,在哥哥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在严酷的条件下,面试上了一个游乐场服务员的工作,他有了工作,每小时60美分的工资。

之后意外的又当上了话筒男,相当于在某个游戏区外招揽客户的工作,工资直接涨到了1.5美元/小时。那一刻他也不敢相信自己成为乐话筒男,他本以为自己这种害羞的工作,与话筒男这样的职位永远不会有交集的。

这次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内心对于以往自我的概念产生了怀疑,我想,也许有一天,他也能够成为跟哥哥差不多的人。

高中时期,本来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成绩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其中SAT成绩是考了极高的分数。他被三所大学录取,最终他选择了一个为他见面一年学费的学校,布兰迪斯大学。

而哥哥贾森也在这个学校,是学校的优等生,学生会主义,学校年鉴的编辑等等,这让阿伦森内心有些嫉妒。

进入大学之后,他想在新环境里重塑自我,开始主动和女孩约会,实践告诉他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他在布兰迪斯找到了自己想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心理学,当时他的导师是需求理论的创始人马斯洛;在卫斯理大学读了硕士学位,导师是成就需要理论的提出者麦克莱兰;最后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导师是认知失调理论提出者费斯廷格。

最终,阿伦森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曾经在哈佛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等学校任教。他曾经任职的学校中,他的心理学课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

他再也不是别人口中那个胆小内向的人,而是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的独立个体,也不再是活在哥哥光环下的小弟弟了。

西尔维亚•洛肯说到:每个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中出生的。她的言外之意是说,基因是塑造我们的要素之一,社会环境就是另外一个塑造我们的要素。

除了遗传基因和社会环境对性格的影响之外,最重要的也最有吸引力的一个因素就是个人意识对性格的影响。

在《绝非偶然》的前言部分,他写道:学生们不断自问:我是谁?我则引导他们将这一问题重新建构成: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但这句话从阿伦森身上就已经看到站不住脚了,任何人的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选择,而不是先天和后天的限制,我们的性格也可以被重新构建和塑造。

[if !supportLists]3、 [endif]性格塑造人,但不能锁定人

 

总有人抱怨因为自己的性格不如别人好,所以事业家庭都受到了影响。万维钢老师在《被讨厌的勇气》时讲到,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其实默认了人生有三个维度的追求:追求进步,追求幸福和追求自由

深以为然。

在电影《美丽心灵》中,数学家约翰.纳什,从小特别内向,别人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别人,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神秘人物”。话特别少,总是喜欢一个人呆着。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教室的后边,就对自己有个十分清晰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偏内向,他适合做科研,他的目标就是要在均衡理论中找到突破口,最终他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原创理论:纳什均衡。

之后很多年,他都在和精神分裂症做斗争,屡次住院出院。

在他=妻子的鼓励下,他决定走出家门,去融入他熟悉的团体中去,在经常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图书馆学习,渐渐的有几个学生开始请教他问题,他也能讲解的头头是道。

之后,他又申请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教授,课余时间依然会去图书馆,继续研究各种数学难题。

约翰.纳什之所以能够不断的成就自我,首先他懂得利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去完成任务,多数时间里孤独的在跟数学相处,并且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其次就是他会适度接受和自己性格背离的方面,他尝试着跟别人交朋友,尝试着走上讲堂,好好的讲每一堂课。

从约翰.纳什的经历中,我们看出他这一生就在不断的追求进步和自由,最根本的追求是更幸福。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对内向者依然持有偏见态度,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内向,就会担心孩子能不能融入同辈人群中,未来会不会因为内向前途受到影响等,其实这样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内向者在外向领域也能发光发热,外向性格也一样。但前提条件是,他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努力,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策略,能够克服跟自己性格不符方面事情的困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格拼图》:内向性格不易成功,你对性格究竟有多少误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iu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