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江诗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江诗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作者: five柳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12:56 被阅读0次

2006年11月24日傍晚,一位老人突然从十楼的窗口跳下,自杀身亡,他是江诗信,一个凭一己之力帮助上千孩子的普通老人。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人间,请我的妻子儿女不要悲伤,不要怀念,只希望能完成我未竟的事业,让贫困的孩子如我在世一样得到救援。——江诗信写好的“遗书”。

1
1935年5月,江诗信在湖北郧西县出生了,那是湖北省的西北角,群山环绕的地方。

1985年,他从洪山区水产局严西湖渔场离休。

在多数人看来,离休是精彩一生的结局,而对江诗信而言,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可能诸位对离休还无概念,以为也是退休的一种。所谓离休即解放前即参加工作,说通俗些就是参与打江山的那拨人,其待遇是普通退休所不能比的。

2
离休之后江诗信自学摄影,并以“家乡美”为主题在郧西、红安等革命老区采风,记录“山乡巨变”。没料到两个闯进他镜头的小女孩,不仅使他轻松欢快的摄影脚步变得沉重,更直接改变了他晚年的人生轨迹。

1992年春天,江诗信在丹江口市陈泉沟村见到一个衣衫破烂、打着赤脚的小女孩,她赶着猪,一路尾随在一群刚刚放学的小学生背后。

“怎么不去上学?”

小女孩说,爸死了,妈改嫁了,剩下她和哥哥。这个名叫罗姣姣的女孩说着说着就哭了。 江诗信当场掏出80元,让兄妹俩走进了教室。

在红安县熊家河村所见的一幕再次震动了他:一个小姑娘在家门口一边煎药,一边看书。由于太专注,左手一不小心伸进了药罐,烫起了一串水泡。交谈中江诗信知道小姑娘名叫张晓丽,父亲去世,母亲卧床不起,幼小的她辍学扛起了一个家。这一次,江诗信从路费中挤出100元送给了张晓丽。

回到武汉,他洗出了两个小姑娘的照片。望着照片中的两双大眼睛,苦孩子们在江诗信的镜头里定格,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头上。他立下志愿:

“有生之年,要让100个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3
14年来,在鄂豫陕三省15个县市600多个村庄广袤的土地上,印满了这个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老人的足迹。

14年来,他终日奔波在鄂、豫、陕三省15个县市的600多个村庄中,走过的28万公里路程够绕地球7圈。

14年来,他耗尽7万元家财,引资数百万元建立江诗信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在他的努力下,184个单位、2000多名“爱心使者”自愿加入到爱心助学的行列,2164名失学儿童重返学堂,其中39人跨进大学校门,300多人参加了工作。在湖北多个学校里,受到“爱心老人”江诗信直接或间接捐资助学的学生就有数千名。

4
江诗信的事迹逐渐为外人所知。2004年9月,“江诗信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成立。该协会成立初衷是把江诗信的个人助学行为变为集体行为,以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上学。

可是助学之路走得并不容易,其中苦痛只由江老独自吞咽。

江诗信常年口腔溃疡,“嘴里烂得不像个样子,舌头伸出来都是黑的。”王小平说,他一直不能抽出时间好好治。出事前的10月,他刚刚去了湖北郧西,11月又去了湖北红安。每年有9个月时间,他如此奔波在路上。

“他觉得自己身心蛮累的,再加上协会资金问题一直短缺。”宋功友说。当时爱心协会账面上只有8万元,面对雪片般的求助信,这些资金显得微乎其微。老人精神压力很大,一方面自己是“公益之星”就应该尽心尽力;另一方面,仅靠自己的力量和社会捐款来助学,老人觉得力不从心。

“他有爱心,有恒心,但是他最大的弱点是不会沟通,酸甜苦辣都闷在心里”,何线说。她和江诗信相识10多年,在她的心目中,江诗信恒心极强,但是“性格很犟”。

当年江诗信刚刚开始捐资助学时,遇到很多非议,甚至嘲笑,但是他不为所动。14年来,他在大山中几次遇到生命危险,遗书就写过4封,就是没有退缩。

江诗信生前每到一处,只要看到贫困的孩子,就倾其所有。有一次把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捐出去了,没有回来的路费,只好打电话向家里求救。许多钱原本可以以协会的名义报销的,但是江诗信分文不报。2005年,江老七十大寿,儿女出的办酒席的费用及亲戚朋友的贺礼,也分文不少地转到协会里去了。

江诗信身体不好,口腔溃疡、血吸虫病、肝病经常困扰着他。但为了省下钱来资助贫困孩子,他不去看病,病情严重的时候,舌头从中间裂开了,十几天不能吃饭,他却还往协会里跑,从未断过。

他的同事说他从来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每天只吃两顿,身穿别人送的旧衣服。“瞧他瘦的!主要是因为营养不良。”

“你问问他,尽到做丈夫的责任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没有?姑娘中考584分,没读成高中,儿子也没有读大学。他从来不操家里的心。我几次问他:‘老江,这个家你还要不要?说是离休干部,到现在还是住的宿舍,顶层,总是漏雨。你看屋里有个像样的东西没有?’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冰箱是女儿送的,地板砖、窗户都是女儿出钱装修的,电视机、空调是联通公司捐的。他也不顾自己的身体,早晨买两个馍馍吃两餐,他走的这条路啊,特别艰难……”

。。。。。。

5
江老自杀前一段时间心情很不好,因为几个月前,有一个骗子冒充贫困大学生从江老手中骗走几千元爱心公款,报案后却一直未能破案,江老心里压力很大,很愧疚。 这是介绍江老死因的最流行的说法。

名气越大,要背负的责任就越大。

江老已奔走了14年,14年的悲辛系于一己。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痛苦挣扎,他的良心之弦早已不堪重负,一次哪怕看似微不足道的伤害都可能摧毁他的心灵。

捐资助学这条路我走了13年,走得很艰难,但我无怨无悔。贫困山区的孩子太需要温暖和关怀了,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帮助他们。 ——江诗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诗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kg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