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再看一下关于双重编码,双重编码就行,双重编码就讲我们是存在两种编码系统,一种就是非言语的表象,编码的是表象的编码,存储是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就是他实际上,看起来的样子,就像图画书一样。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关于言语的编码,主要是言语性的编码是抽象的,这是意义上的这些编码。
就像我们说的字典。
对应也有两个认知系统,我们就不细细讲了。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实验研究,他怎么去证明确实有这样的两个差异,两个系统存在?
斑马 no,一个设计这边是一个表象编码,直接给图图形给它图形呈现图形,这是个台灯,这是一个斑马。
对应的是词汇的编码,直接可以看到台灯编码,然后,让他这样它有个控制是什么?是这两个图像之间的大小差异。
上面这两个,是跟实际的大小是一样的,比如,台灯相对就是小一点,斑马肯定是很大的。
这两个它的样子就是正好符合实际情况的样子,灯是小的是大的,然后,语义也是这样,台灯,这个字本身的大小是小的,然后,斑马的时候,斑马的字是大的,是跟实际一致的。
另一种情况就是反过来就是相反的,台灯画得非常大,然后,这个斑马变成非常小,然后,文字也是这样的。
他怎么通过,这个实验去证明他确实有两个编码系统,怎么来看一下。
他的任务就是要问,然后哪一个在原来的印象中比较大,看图片或者是看文字?
他是怎么去假设这个东西的,你去推论第一个,如果说常识性只有语言编码,我们刚才讲只是语言,这图画就应该慢,这图画就应该漫过语言,因为语言应该是第一位的。
图画是经过语言转换以后产生的。
应该慢,这是第一个假设如果只有语言。
如果有表象是什么情况呢?如果有表象,首先,他就肯定不会慢于他的反应,因为我不需要去转换了,我直接可以去判断我有这样的一个表象,我直接就可以去做判断,这是第二个假设。
接下来如果是真有真有表象,如果它不是比这个文字更慢,在不一致和一致之间会有什么差异呢?比如说,如果是如果真的有表象,不一致就会引起冲突,我们记忆里有大小的区别。
这个不一致就会引起冲突。
要判断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冲突,它会延缓反应,反应时就要大于这种和实际一致的这样的图。
但如果是词,就不会有这样。
因为词只是一个语言的编码,它不会涉及到形象的大和小,而语言就不会有这样的一个大小不一致的,这样一个冲突,这是它的一个基本的假设。
我看到实际的数据也是这样,实际上也是这样所以,我发现是什么?
对图的判断不仅慢,他说如果你是只有文字,你要转换成图,你才能判断都会慢。
但是他不仅不慢?他不需要转换,反而是更快,它比这个文字还要快,判断起来文字要更快一点,它图片要更快一点。
而且,像刚才说的这种一致和不一致,也会产生差异,不一致就会更慢,而如果只是对字词,就没有这样的一个效应,这是他的一个基本的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