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综艺,十几岁的女孩儿面对报高中的志愿,主动选择要去女高并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最重要的是,自己为自己增加学习的动力。反观自己,走走停停,一路焦虑,一路学习,直至当了教师,对学习意义的追寻,依然没有停止。
在日常工作中,也发现了很多失去学习动力的孩子,家长往往会告诉他:“什么都不要操心,只管学习就行了,学习最重要。“可是,为什么要学习呢?是因为长大以后就知道了?长大之后无所适从的大有人在。
我们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能够看懂我们的自身经历,并解释我们所处的世界。但是对于这点,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
初中阶段的孩子,会因为老师而喜欢或讨厌一门课;会因为好友学习了而奋起直追;越是学的越愿意去学。会做出公开承诺而不得不努力。去年毕业的学生正阳在最后的半年内奋起直追,拼命去学,源自于他过年时夸下的海口:“我一定会考上市高。“为了不让自己中考后丢人,他付出了之前没有付出的努力,结果也是皆大欢喜。
如何针对这个特点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找到我的价值感,成为认知活动教练呢?
001.在日常教学之外进行学习微调。
平时分享一些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人的事迹,给他们以榜样。
002.鼓励孩子结成学习共同体,互相鼓励。
这个想法不仅仅是受书中内容的影响,也源于我的亲身经历。自己平时想提升自己,但偶尔会有懈怠的时候,加入了读书营,看到大家都在立即行动,尤其是看到取得一定成绩的,更受刺激,不敢停止。我在班里也发现,一起学习的同学要比自己埋头苦干的成绩好一些。
003.鼓励的力量。
学生毕竟年纪尚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的鼓励更是他们学业支持的强大动力。以后更得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前行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