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10-1-7-2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白话】饭食不因为精致而多吃,肉类不因为细美而饱食。食物因为放得时间长而腐坏,或者变了味,鱼以及肉类腐烂了,都不吃。
【思考之一】如何理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李炳南老先生说:“不厌就是说不求其精细而饱,意为圣人食无精粗皆可以饱。”《四书改错》:“张文彬曰:‘不厌即不饱。’”《论语稽》说:“不厌者,不求精细而属厌也。”《论语正义》说:“夫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又以士耻恶食为不足与议。故于食脍皆不厌精细也。”夫子的道就在寻常日用、起居生活之中,夫子于一切时处所展现出的进止威仪、举止风范,无不合乎于礼,无不是仁义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而微的显现。饮食与礼的关系极为紧密,饮食中蕴含着仁与礼的丰富内涵,人们饮食绝不只是为了吃饱吃好,而是为了体认大道,承载礼义。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最初,是从饮食开始的。又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饮食男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最大的欲望所在。死亡贫苦,是人最大的厌恶所在。这最大的欲望和最大的厌恶,就构成了人心最在意、最耽着的两件大事。但人们都把这种欲求、贪爱隐藏起来,轻易不可测度;由于那些好恶取舍的念头都深藏于心,从外表上谁也看不出来,所以要想彻底不被这欲望所控,真正做自己的主人,除了礼之外,恐怕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可见,饮食男女作为自然天性,是人与禽兽相共的,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原因就在于人是要行仁义的,是要在饮食中践行仁道,以礼来升华人性中的善美的。
夫子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对于饮食的精粗好坏,有志之士是不会在意的,因为他的心全在道上,不在衣食受用、名利地位这些物质层面上。求道弘道之士,不会因食脍之精细而特别地多吃、吃得过饱,这正是儒家轻物欲、重心灵精神的一种体现。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警策自己: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呢,还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一日三餐,日复一日,我们若能以这样清醒警觉的心,面对饮食这一极易引发贪欲的对境,道就不远矣!
【思考之二】从“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我们能体会到夫子哪些心意?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食是指谷类食物,饐是气变,餲是味变,馁是指鱼烂,败是指肉腐。《论语义疏》说:“饐,谓饮食经久而腐臭也。餲,谓经久而味恶也,如干鱼干肉久而味恶也。”陈祥道曰:“夫肉曰败,鱼曰馁,败则外腐,馁则中溃。”
陈腐的食物容易中毒,有伤身体,所以不食。本章中,夫子一口气连续说了八个“不食”,这是怎样的一颗慈悲之心啊!在他心中,凡是直接、间接有害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东西,通通都要禁绝,而且是从源头上禁绝,绝不含糊,绝不拖泥带水。夫子为什么会如此果断刚决?因为他洞悉天地之道,明了人伦事理,强调人来这世上一遭,要行为世范,以身载道,靠的就是一个强健的体魄,与仁智勇合一的强盛身心,惟有珍爱难得宝贵的人身,才能显发出至善的本性光明。所以,身体是用来学道弘道的,对身体的爱护是为了担起弘传圣贤之道的重责大任,也是为了报答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孝经》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爱惜身体,重视养生,就是践行孝道。因为要孝敬我们的父母,就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如果不爱护自己的身体,就会让父母担忧伤心,是对不起父母的,是与孝道有亏的。《孝经》还说,“天地之性,人为贵”。重视养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万物虽然都秉赋了天地之性,但唯有人有恢复至善本性的能力。能赋性,即是“明明德”,即是成圣成贤。所以要以身体作为道德实践的工具,就不能不爱惜,所以要养生。
那么如何养生呢?儒家养生的方法,就是以养心为本,兼顾养身,双管齐下。养心,就是涵养道德,调适性情。心是生命的主宰,做人能够做到宅心仁厚,心态平和,则会心安理得,吃得饱,睡得香。即便粗茶淡饭,也会身体健康。所以夫子说,“智者乐,仁者寿”。若心性涵养不够,被私欲外物所侵,忧思恐惧,寝食难安,即便吃各种补品,也难保健康。所以儒家以养心为本。在养心为本的前提下,对于合理的饮食起居、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并不忽视。此处,夫子就是以自己的行仪来教导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能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