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回家了一趟,有小半个月没见石头甚是想念,晚上十一点到家,石头听到我的声音就醒了,之后硬是兴奋地跟我聊天到1点才睡,孩子也想念我们呀!
不常在娃身边,再见时总会有些宠溺孩子,有什么需求都会尽量满足,认真陪着聊天,陪着玩耍。
这次在玩耍中也出了一些小事故,在超市玩的时候,那天下雨,地面大概是有水,石头赤脚在地面跑时摔了一跤,侧身倒地,头还是重重地摔了下去,他哭得稀里哗啦的跑到我身边,我抱着他,告诉他可以哭,如果觉得这样舒服一点的话。
我轻拍他的后背,不带任何批判,任何自责的跟他待在一起,内心很平静,因为这是他的功课,我的任何越界行为都是在干预他体验自己的人生课题。
过了一会,他就没哭了,跟小朋友又一起去玩了,不过我见他把鞋子穿着慢慢在地上走了。
有很多家长说自己宝宝太顽皮,觉得自己需要去调教调教孩子们,其实顽皮这个挺正常的,我小时候那会也没让我爸妈少操心。或许更不省心也不一定,做一个乖孩子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一直对我们的期待,父母期待的轮回在我们这里就结束掉吧,相信孩子的路一定比我们走得有意思得多,如果我们不去干预他们。
后来石头又发生了流血事件,他的手指头不小心在门上面割开了,跑到我身边的时候我看他哆哆嗦嗦。一开始我还没发现,再一看手上在流血,衣服上都是。我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赶紧找来纸准备包着,石头不要我弄,生怕弄疼他,叫老公赶紧去买创可贴,让石头自己包着,我再帮他按着手指头。我抱着在哭的石头,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疼,手不停甩动,好像这样就会舒服一点。
这个时候,我可以做点什么呢?
责备他不注意安全,还是为了让娃解气把那个弄伤他手的门狠狠敲一顿。
怎么做呢?
我心里有些心疼孩子,可再爱孩子那个痛我无法替他受着,我想到了臣服,臣服于事实。受伤的事无法改变,责备,告诫,发泄,这些都是在逃避面对事实。那就欣然接受吧~
我依旧抱着石头,一边走动一边跟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痛,你可以哭,可以哭的。我轻轻拍着他的背,然后带着他在屋子里看这个看那个,跟他聊点别的分散注意力。过了一会他的情绪慢慢平稳下来,还跟哥哥说自己下次要注意一下,我听了也觉得挺意料之中的,最后可能是瞌睡来了,在我身上睡着了。
小心一点,
这里很危险,
不要弄这个,
这个烫,
那个撞到会痛哦
这些话父母一定经常对孩子说,我们全身心的爱护着我们的孩子,这是每个父母与生俱来的,我很能理解父母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受伤,像战士一样保护我们的孩子吧,很多人可能都有这种心情。
不过我想说的是,能真正伤到孩子的其实有时候并非这些意外的伤痛,身体的疼痛很快会自愈。反而是父母心急脱口而出的一些话,那个才是伤害孩子的利器。
比如石头摔倒了,我对着哇哇大哭的他说,你怎么搞的,都不好好走路,不准赤脚在地上跑了!去那边安静地坐着
比如石头割伤了,我对他说,
你怎么老是出意外,怎么都不好好照顾自己,再不准到处乱摸了啊!
那一刻,原本就很痛还害怕的孩子们听到大人这么说,他们会怎么想?
一定会开始自责吧,觉得是自己的错,才让自己受伤,才让妈妈发脾气。
我以前都是这样处理的,因为内心对孩子受伤这件事会有自责,为了让自己觉得舒服一点,于是把这种自责内疚的感觉转移到孩子身上,现在想想,我以前是个多么自私的家长啊。
我为什么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我自己其实也不清楚,只是慢慢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觉得得这么去做。
爱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我觉得,不管对自己还是别人,舍得让爱的人 痛。这个里面包含的是界限清晰的立场,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你只能管好自己的事,而别人的事是他必须要面对的,就像玩游戏一样,你帮别人升级了,等他自己去玩的时候, 他依旧不会,然后以后的路都得靠别人走。爱他,就相信他可以克服所有遇到的事,让他去经历,去感悟。
爱,是放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