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了。虽然太阳还是那么炙热,可是早晚的风终于有了一点凉意,屋子里也能感到一丝阴凉了。
我又打开“简述”,准备写这周的作业。
然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已经写了21万字,好像离我的100万的目标又近了一点。可是这前面的21万字却丝毫没有让后面的79万字更容易一点,就好像在爬一座陡峭的高山,每一步始终都那么艰难。
最近在看的书都不是消遣性的。我在有意识地在我能力范围内刷新我的认知。这样的阅读本身就有理解上的难度,所以读得极慢。而且这样的阅读过后必须要写出来,经过归纳整理,被提炼出来的一星半点才有可能真正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这又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但是,谁又说过阅读,写作是容易的事呢?就像我刚刚在网上报名参加的百人白日半马跑团。我第一时间就交了钱,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随时可能后悔退出。第一个星期就是26公里的跑量,想想我就害怕和胆怯。可是,如果不逼自己一下,想跑一次半马的梦想也许就只是停留在梦想里了。谁说过实现梦想是一件容易的事呢?而就是因为不容易,梦想才有着异样的光辉和推动力。
所以,言归正传,写写我昨天才结束第二遍阅读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吧。
这是作家豆豆的一篇长篇小说。我首先接触到的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道》,王志文和左青领衔主演。网上对这部小说和电视剧评价很高。确切地说,是喜欢这部作品的人评价很高,几乎都是几遍、十几遍的反复阅读或观看。
这样去看一部小说或者电视剧,就肯定不是简单地消遣或观赏了,必然带着学习的态度和目的。说一句题外话,我所知道的另一部被粉,被反复观看学习的电视剧是《甄嬛传》,好几个人对我说,反复看了几遍,男人女人都有。
看《甄嬛传》的人,我私下以为,都是在学习人性的复杂以及如何在阴暗的人性斗争中取胜,尤其是后者的样板范本性更强一点吧?那喜欢这本《遥远的救世主》的人呢?是什么强烈地吸引他们呢?对我而言,是“文化属性”的定义以及对每个人命运的主宰作用。
就像小说里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珍爱和寄托一样,小说作者豆豆就是在用说故事的方式以文载道,刷新“文化属性”这个概念,并希望以此来刷新阅读者的世界观,刷出中国文化的新面目,新高度。
先来说一下故事梗概吧。豆豆的小说一般都是以财经类故事为主体,以哲理为内核,以爱情为线索,反映在经济大潮中各色人等的反应和反思。
在这部小说中,男主人公丁元英是个遗世独立的财经大侠。他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人性的透彻理解,所以在商场上是个运筹帷幄,决胜与千里之外的高手,却又因为对中西方文化的透彻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而不相融于世俗世界,独自暂居在距离首都北京不远的古城寻求一方清净之地。
在这里,他遇到了年轻漂亮的女刑警芮小丹。小丹是个生长于古城,求学于德国,后来又就读于中国警官学校并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出色的女警官。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熏陶使她独立担当,柔情赤胆。偶然的机遇使两人相识并渐渐了解。小丹独具慧眼地恋上并勇敢追求丁元英。而才离婚不久的丁元英也在接受小丹之后,用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属性”的观念打动,改变和开启着小丹的智慧。对于丁元英的世界观,小丹从欣赏,到质疑,再到折服,接受,本书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当小丹向丁元英要一个非同寻常的爱的礼物时,小丹请求的是要她的爱人改变贫穷县里最贫穷的一个村子里人们的命运。而丁元英,他是想用这样一件事,以及在事件里每个人命运的走向来证明他的理论:强者有强者的文化属性,也正是强者的文化属性造就了强者;反之,弱者有弱者的文化属性,不改变弱者特有的,也是中国文化固有的弱者的文化属性,弱者永远都只能是弱者,即使等来了救世主,也无法画出强者的那抹光辉。
丁元英是个热爱音乐,懂得音响器材的专业级别的发烧友。在古城他遇到了一群想在音响器材方面一展宏图抱负的人。一个贫困村,一群发烧友,丁元英用自己的知识和人脉为他们设定了量身定做的生产,经营模式,事业得以蒸蒸日上,可是所涉及的每个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乃至到结尾,男女主角的命运都曲折而必然。这样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除了情节的丰富以及所涉及到经济,法律相关内容的专业,在故事的展开过程中,在男女主角脱俗而富有内涵的对话中,更包含着大量的哲思和哲理。这也是这本书强烈吸引我的地方。因为其中有不少问题是我自己琢磨了许久却始终不得要领的问题。
比如说信仰的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刻意地想给自己找一个信仰。在短暂而充满不可知的一生中,如果能有一个信仰,就像知道在陡峭而深邃的山崖之下始终有一双大手可以托举着你,又像在坎坷而迷茫的夜路上始终有一盏明灯指引着你,可以不再焦虑怀疑,不再迷茫失措,大概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吧?
我也有目的的了解阅读了一些佛教,基督教的书籍教义,并在观察周围信仰这两个宗教的人们,却始终也没有找到让我信服,坚定乃至信仰的动机契机和理由。
请宽恕我的无知和浅薄,在那时的我看来,这两种宗教不过是披着不同的外衣,殊途同归:都是以现世的苦难来对比,来世的解脱来引诱,给人以精神上,物质上的利好,让人信服和皈依。不过佛教讲的是空,求的是悟,而基督教讲的是爱,求的是奉献。也就是说,我能看到的信仰都是有所求的。有所求也并没有什么不好,信仰共产主义的还向往一个没有差别与分别的大同社会呢,只是这求的对象太让我觉得虚无缥缈了,这求的内容也让我觉得太现实而世俗了。
当然我也知道佛教和基督教都有学问深厚,资质聪颖的大家,只是那样的层次对我来说又遥不可及。我并非要亵渎宗教上的信仰,这起码表现了我态度上的认真。只是浅显的教义我看不上,深奥的我理解不了。也许我始终只能徘徊在门外了?
可是小说里对宗教教义的解读倒让我有若有所思之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