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是我们从小常常听到的话,可是开卷的体验有快乐也有苦恼,阅读一本不喜欢的书就如爬山一样艰辛。有没有一种阅读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海量阅读、轻松阅读呢?
自从打开《阅读的方法》,我明白了:阅读的方法首先是关注自己的内心,如交友般择书,如玩乐般阅读。小时候,我特别羡慕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异想天开地幻想着、纠结着,自己变成什么才好?当然所有的幻想都像彩色肥皂泡泡一样消失不见。长大后,我得到了一种七百二十变、七千二百变的秘诀:阅读。
周晓枫说:“通过阅读,我们得以进入万花筒的魔法世界,身体像最缓慢的植物一样安静,头脑像最狂野的动物一样奔行。”于是,阅读成了我的生活中幸福的时刻,每次阅读都如交到了一个新朋友。于是,买书自然成了我最热衷的事情。“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书和人一样,也有书品。
说起来很惭愧:我买的书很多,每次逛书店都像是美女们在欢庆双十一,各种各样的书一摞一摞地往家搬。我最初买书的标准很简单:喜欢的书名、唯美封面、书店的推荐。每次把书搬回家总是兴高采烈地想要一口气读完,可是在众多之间挑来选去,大部分不是觉得内容肤浅,就是感觉内容枯燥难懂,最后选中一本合意的认真阅读,剩下的基本就被“供”在了书柜中,逐渐像是被帝王的妃子纷纷被遗忘在书柜之中。
后来,很多新书把书柜装得满满当当,不得不选出一部分送人,可是接受者不一定喜欢,毕竟每个人的择书标准不同。我随之就会后悔地想要剁手。最近,我又犯了老毛病,开启了疯狂地买书模式。大多都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这位作者提到了在那本书中有所收获,就赶快买来看看,在抖音平台看到了主播推荐那本书,就连忙买了读读。在放假的半个月,几乎每天都要收到一本书《四库全书》《历史的正面和侧面》、《人性的弱点》、《人间值得》、《额尔古纳河右岸》......以我以往的读书经验,这么多优质产的图书肯定要一页一页认真阅读,圈圈点点、记好笔记、写出读后感。可是,好难!看到了一大堆崭新的图书,我既犯愁什么时候能读完,又产生了深深的后悔感,因为有些书简单地翻阅了一下,有些书连保护膜还裹在身上,而且我的书柜又书满为患了。
有没有一本教人轻松阅读,海量阅读的书本?就像拆盲盒一样,我幸运地在众多书中拆出了《阅读的方法》,最初吸引我的是《推荐序》中这样一句话:“这本书能让你爱上阅读、轻松阅读、海量阅读,而且不累。
作者罗振宇在前言部分说,读书需要方法吗?有一种观点是不需要方法,求知是人的本能,读书越多越杂越好,很多爱读书的人都是横冲直撞,抓到什么读什么。直到学业有成也未必有什么成型的方法,行动本身就是方法。另一种观点是读书需要方法,以往我们的经验是对书负责,高效率地把一本书吃干榨净,就比如我之前学到的读书方法,但是在阅读自己不喜欢的书时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阅读的方法》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观点是阅读要对自己负责,持续觉察阅读带来的乐趣。并且打了一个特别恰当的比喻:如果我们把书看成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把读书看成步步登高地朝圣,就会深感旅途艰辛。
如果阅读时的我们就像闯进游乐场的孩子,奔跑撒欢,辗转于各个项目之间,碰到不感兴趣的转头就走;遇到喜爱的,就玩个不亦乐乎,单纯享受玩耍带来的快乐。因此,择书如交友,读书如玩乐。
择书也要讲究缘分,水到渠成没有任何压力,比如《阅读的方法》中建议:我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快速阅览电子书,遇到值得细读的书就标记一下,买本纸质书仔细阅读,也可以做一些摘录和笔记。这样,每年也能够精读10本书,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问题,而且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
“开卷有益”是文明的传承,阅读是最便宜、最易得、最丰富的途径,因为书籍是人类精神的结晶,一个更好的、心智健全的、认知更完善的自己在前方等待着,让我们从《阅读的方法》开始,享受轻松阅读的乐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