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正在吃饭。
鲁肃跑进来说:“都督呀,您还在吃饭呀。”
周瑜觉得奇怪:“怎么啦,我不能吃饭吗?”
鲁肃说:“您应该有点儿同情心———人家已经吃不成饭了。”
“谁吃不成饭了?”
“蜀国人,因为蜀国爆发了虫灾。”
“蝗虫把他们的庄稼啃光了?”
“不是蝗虫,是一种铁蛀虫,专啃铁器,蜀国人的铁锅都被啃得一个洞一个洞的,不能煮饭啦。”
“那,蜀国人吃不成饭了,他们吃什么?”
“只好吃烧烤。”
“整天吃烧烤也不行吧,容易上火。”
“那有什么办法,他们没锅了。”
周瑜忽然露出笑容:“诸葛亮也在过着这种日子吧?”
鲁肃说:“人家遭了灾,您还幸灾乐祸!我已参加捐款买锅了,您参不参加?”
周瑜说:“我考虑考虑,考虑考虑。”
晚上,周瑜看见夫人小乔精心打扮着。
周瑜问小乔:“有派对吗?”
小乔说:“不是派对。蜀国遭灾了,我要举行慈善义演,帮他们筹款买锅。”
“你演什么呢?”
“我可以唱歌,让我姐姐大乔弹琴伴奏。”
“啊,”周瑜感叹道,“著名的江南二乔亲自出场,定能筹到大笔善款。”
小乔匆匆出了门。
周瑜看着妻子的背影,心里挺舍不得。倒不是舍不得小乔出去演出,他是舍不得妻子筹来的钱交给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蜀国人去花。
小乔回来了。
周瑜问小乔:“演出成功吗?”
“盛况空前!”小乔兴奋极了,“可以为灾民购买很多锅了。”
“可是,亲爱的,”周瑜一副愁眉苦脸相,“咱家也成为灾民了。”
“怎么啦?!”
周瑜将小乔带到厨房。
小乔看见自家的锅底平添了许多洞眼,只能当筛子用了。
小乔大惊道:“蜀国的铁蛀虫这么快就爬到吴国来啦?”
周瑜说:“你把演出筹来的善款交给我吧。”
“为什么要交给你?”
“蜀国人听说咱们也遭了灾,肯定也会给咱们捐款。这样捐过去,捐过来,好麻烦。我就跟他们打个招呼,两边领情,互不相欠,多好!”
再说魏国。
曹操正打算攻打蜀国,制造了许多刀枪剑戟。
这时谋士蒋干报告:“丞相,蜀国发生了新情况。”
曹操问:“什么新情况?”
“那里铁蛀虫成灾,蜀国人没锅做饭了。”
“那,怎么办?”
蒋干说:“人家遭了灾,咱们还好意思打人家吗?”
曹操说:“不好意思。”
蒋干说:“我建议,将新造的兵器全部回炉,化成铁水,做成许多铁锅捐给蜀国。等蜀国灾情平复,生活正常了,我们再去打它不迟。”
“好主意!”
曹操立即作诗一首———
铁能做成刀,也能做成锅。可以没有刀,
不能没有锅。
没刀难打仗,
没锅要挨饿。
把刀变成锅,
吃饱了再说。
刀枪剑戟变成了铁锅,蒋干就押运着这些铁锅前往蜀国。
但自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了不在路上摔破这些铁锅,蒋干选了一条更安全的入蜀通道,这条通道需要经过吴国境内。
经过吴国时,蒋干没忘了顺便去看望一下老同学周瑜。
周瑜问蒋干:“你为什么这样客气,送这么多锅给我?”
蒋干说:“这些锅不是送给你的,是运到蜀国救灾去的。”
周瑜暗想:如果能把这些锅留在吴国,那该多好。吴国跟魏国总要打仗的,把这些锅化成铁水的话,能造出好多刀枪剑戟,到打仗的时候就能派用场。
周瑜就对蒋干说:“你不知道吧,我们吴国也发生了和蜀国一样的虫灾,不信我可以把被虫咬破的锅子拿出来给你看。”
“我真是不知道。”蒋干说,“我要是知道吴国也受了灾,我会先把锅运到吴国来,毕竟我的老同学在吴国呀。”
周瑜就启发蒋干道:“也许你这次不必赶到蜀国去。”
蒋干说:“曹丞相派我去蜀国救灾,我不能不去。”
周瑜说:“你在吴国一样能完成救灾任务呀。”
蒋干将脑子转动一番,恍然大悟:“对呀,对呀!”
蒋干便吩咐车夫们卸下车上的锅子。
正在这时,下起雨来了。
周瑜对蒋干说:“这叫‘人不留天留’,天留你在这儿,不让你继续赶路了。”
看来天是存心要留蒋干,雨越下越大了。
河里的水不停地往上涨,终于漫出来了。
周瑜心里嘀咕道:“吴国真的遭灾了……”
周瑜和蒋干都泡在水里了。
这时魏国的救灾物资开始发挥作用———那些锅子浮在水面,成了救生艇。
周瑜爬进一口锅。蒋干爬进另一口锅。
周瑜对蒋干说:“我现在深深体会到,遭受灾难的时候是多么需要救援。”
蒋干回答道:“我很高兴下了这么大的雨,发了这么大的水,使我能够用锅救援你。”
雨终于停止。
水渐渐退去。
周瑜和蒋干从锅子里爬出来。
周瑜说:“子翼兄,你还是把这些锅运到蜀国去吧。”
蒋干诧异道:“吴国不需要锅了?”
周瑜不好意思地说:“蜀国……更需要。”
蒋干便又吩咐车夫们把锅装上车。
“子翼兄!”周瑜又拿来一袋金子,“这是我夫人为蜀国虫灾举行义演筹得的善款,请你带去蜀国。”
蒋干刚要接金子,忽然抬头看着空中,说:“蜀国人来了,你直接捐献吧。”
周瑜仰望空中,只见张飞开来了飞鸡,飞鸡挂着条幅。
周瑜是近视眼,他问蒋干:“条幅上写的什么?”
蒋干读道———
吴国发大水,
蜀人掏腰包。
救人亦自救,
总有下一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