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的人都点了关注
从此更加睿智
全文共计 1806 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终于,政策向学区房举起铡刀。
人们只是看到他下落速度的缓慢,却看不到他那万分锋利的刀角。
1
前几天,北京市西城区出台政策,正式实行“多校划片”和“六年一学位”。
至此,北京学区的四大天王:西城、东城、海淀、朝阳,已经全部对学区房开炮。
而这一炮,像极了亮剑里面的意大利炮,打的是真他娘的疼。
学区房的历史,就在这一炮中,变了方向。
先解释一下“多校划片”。
之前的学区政策为小区和学校是一对一的关系,买了某个小区就确定可以上某个学校。
而多校划片是一个小区与多个小学对应,这里面有好小学,也有一般的小学,至于孩子上哪个学校,后期摇号来决定。
这就使得即使买了学区房,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也将成为一个概率问题。
而“六年一学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就是某个房子,在使用了上学名额之后,六年期间不得再度使用上学名额。
没有人不恨学区房,因为价格高到命运不公。
没有人不爱学区房,因为这是一条人工划分的起跑线,为了孩子,中国家长什么都舍得牺牲。
比利时诗人维尔哈伦在《城市》中写道:
一切的路都朝向城市去。
这是人性使然。
当前灯红酒绿浮躁弥漫的社会,还有多少年轻人心甘守着青山绿水而不向往山外面的世界?
当前学历几乎就是成功敲门砖的社会,还有多少家长不屑于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
绝大多数人想不到的是,学区房诞生的本意,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意见》。
从那一刻起,小学、中学免试就近入学成为约定俗成的公共政策。
王阿姨说:
为了解决问题而临时颁布的政策,就像一个潘多拉盒子,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同时,也一定会滋生出另外一个问题。
此后,各种“择校费”层出不穷,乱收费现象严重。
1995年,国家教委又紧急颁布了《关于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就近入学被确立下来。
于是,学校门槛变了,
从学生比拼智力和努力,变成家长比拼财力和权力。
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这一个客观事实并未有所改变,钱成为打开优质教育资源大门的唯一钥匙。
学区房也随之诞生了,并且一直延续下来。
2016年,北京西城文昌胡同一处学区房,以530万的价格成交。总价并不很高,但是却只有11.4平米,单价高达46万/平米。
这是学区房的巅峰时刻。
2018年,北京爱民里一地下室以1050万的价格成交,这次单价并没有特别吓人,只有11.5万/平米。
而烟台学区房,也一样数据可怕。
根据贝壳找房app上显示的房源,烟台最便宜的一中学区房为85万。
而这个房子仅有30平米,单价2.77万/平米。
看这张户型图,85万里面,居住价值能有多少?
学区房等于是承载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红利+极度稀缺优质教育资源。
两大法宝加持之下,学区房肆无忌惮的在市场中制造新闻。
价格更是横行霸道,坐地起价,持续飙涨。
就这样,学区房成为引发城市房价上涨的领头羊。
城市规划可能会更改,新城建设可能会烂尾,包头的地铁建设中都能被叫停。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项目,能够像学区房这样,可以让人毫不犹豫的把身家性命都赌上去的确定以及肯定:
稳赚不赔。
因为,孩子就是中国家长的一切。
自持6年,换孩子一个靠前的起跑线,转手还能有个不错的高收益。
这笔买卖绝对不亏。
换句话说,学区房已经赤裸裸的成为一个投资产品。
严重影响到房产市场和教育环境。
而这,才是国家对学区房开刀的根本原因,向着学区开刀,最终目标是房。
3
学区房的取消,并不能够打消教育不平衡的问题。 教育资源依旧会倾斜,人们也会对资源蜂拥而至。 在孩子的教育面前,再温柔的家长都会成为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为了入学名额拼死拼活。
北京西城区学区房政策的改革,也并不是要一步解决学区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而只是单纯的对学区房炒作进行精准打压。
如果你能再细想一下,打压学区房的背后,
是政府对于“房住不炒”的决心!
中央意志表达的十分明显。
如果把两会时间考虑进来,在两会前释放这样的信号。
无疑代表着此次两会的提前透风:
炒房客,散了吧。
END
新sir:一个痴迷于数据研究和分析的推理剧忠粉。房产市场研究出身,曾在多家房产研究机构任职。现自由撰稿人。转发评论关注,楼市新说 给您带来专业的楼市解析,VIP私人解析,给您最实用的买房建议。
另:每周二、周四下午4点-5点,新sir做客烟台交通广播电台 FM103,有关房产市场问题,欢迎文章或者后台留言,新sir将在广播节目中给你详细解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