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作为生理和心理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成年人来说,比如我自己,我浏览了某本书、某篇论文后没有做任何笔记,也没有讲给任何人听,我再次看到书柜上的这本看过的书时脑海里出现的可能就是某个角色的名字以及个别零碎的片段,因为如放电影般在眼里过了一遍却没有在脑子里过一遍,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也告诉这样的短时记忆若没有及时处理和复习会很快忘记。实际上,能够有那么强的自驱力去处理和复习每一次的浏览的人是少数的,所以需要外部驱动,比如我必须把看过的内容再给别人讲一遍,那么我一定会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好而去认真看、思考和总结,然后再输出一份可分享的成品,这样的及时处理和复习的过程一定会让我对此内容印象深刻。
反观课堂,想想这群孩子们,站在讲台上的我经历了上述过程所以能够自然讲出来教学内容,但是我有没有给他们机会拥有这样的经历和自如的表达呢?发自内心说,我想有,也尝试过,但是我做得并不好。张老师提到了关注“面”上的学生和关注“点”上的学生,我一直在学习如何关注到课堂的每一个孩子,课堂之外我有很多可以做的,但是课堂之中,事实是我常常顾此失彼,“你们听懂了没有?”“到底哪里不明白?”这样的问题我也问过,当听到更多的声音回馈我“听懂了。”时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这里,只关注了“面”上的学生,但凡我在这个时候单独问某一个孩子,说不定也会收到类似于“从上学期开始就不明白了。”这样的回答。什么叫做听懂了?只是听了老师说就算懂了吗?一定不是,可这样的理解比比皆是,我想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班级中的部分孩子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的原因吧。
(新内容)
今天正式开始了这学期线下的数学课,这一周我们没有计划上新课内容,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收心”,把孩子们暑假放飞的状态给拉回来。其实,首先我们得把自己的心收回来,所以在听了张齐华老师的讲座后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强目标,也就是必须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切切实实关注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
01-课堂练习
一年级时,一方面出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时间安排问题,我从来没有在放学时一个一个地检查当日的数学练习改错情况,个别孩子便养成了第二天来找我改错也能过关的习惯。今天的练习是这学期第一次在数学本上写,为了时间能够用得过来,今天就着一个班斗硬,收了马上改,下了课就去教室守着改错过关,到了托管时还有人没过关,要求今天写好了才能走,看着其他同学都走了,这几个孩子本来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开始慌了起来,我不紧不慢地坐在讲台看着他们写,终于,除了一个确实有困难的孩子,其他的都过关了。我不能因为某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就放弃对他的严格要求,应该对他有合适的要求。
02-课堂常规
今天上课时,我有意识地在关注2个孩子,原因是他们俩常常在上课时做其他事情。所以,今天我只要发现没有按照要求做,我就会点名但不批评,尽量保持冷静地提醒他们现在该做什么。其实,我很挫败的是前面差不多有四五次的提醒都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他们只是知道我在看他们,但是我不能放弃,见一次就提醒一次,终于,其中一个娃终于开始主动拿起笔开始和大家同步了,下课时我很好奇,问“你明明可以做得那么好,干嘛要我一直提醒你呢?”他说“我本来就可以做好,我就是觉得你总是在看我,所以我就好好学习嘛!”听到这个回答,我心里其实有些触动,也有些惭愧,当然更多的是惊喜。
听课的时候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什么是教育?眼里有人。我相信每一位老师眼里都是有学生的,但具体到这一个和那一个时还是有极大的可为空间需要老师去探索。同桌交流的形式在课堂上是基本操作,那此交流到底是流于形式了还是确实有效?每一次同桌交流都是很多组同桌同时进行,其实老师一个人是不可能无死角地盯着的,那么如何落实关注效率需要智慧,老师的角度可以通过在交流之后的单独提问来进行反馈,我常常会问其中一个孩子“你听懂同桌说的没有?”我想我可以用更具体的问题,比如“你的同桌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反馈的内容不仅包括同桌对方的输出,还包括自己的听和表达。
“一个调皮的孩子可能不会听老师、家长的话,但是一定会听同伴的话,因为他需要归属感。”这个观点我有切身体会,班级里的小p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真的有些调皮,并且对老师的尊重少之又少,老师和家长对他软磨硬泡的收效甚微,然而上学期安排他当了一个小组长那段时间,他的学习状态可以说是和之前判若两人,在那段时间里我看到了他的责任心和学习的认真态度,只是因为其他因素他被免去了组长这个职务,又恢复了原样,要怎么继续帮助他也是我这学期要啃的硬骨头。这个例子也充分地说明了作为一个人,就一定需要归属感的,当在一个团体里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被需要了,那么自己就会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去努力。
上午的学习,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关注真的需要从具体的人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