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年度IP营打卡第177天,1152字,累计199339字)
父母年纪大了,能让他们回村里住,就尽量别强求他们和你住城里。这是为他们好。
我原来认为,我到哪里,父母就到哪里,这样我能时时刻刻关注到他们。比如,他们谁有个头疼脑热的,我第一时间就会知道,会照顾到他们。
我觉得,这样是孝顺。
于是,结婚后,我就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现在四十出头了,儿子都上初中了,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还和父母住一起。
十几年前,我们在城里买了房子,全家搬进城。儿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上初中,都在城里读书。
我和老公,平日上班,一个城里一个乡下,开车上下班都很方便。老爸老妈每天给我们做饭,接送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我一直享受着他们的关爱。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父母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父母。即使孩子十多岁了,我们还享受着父母的一日三餐。
老爸老妈住城里单元楼房,自然没有在村里热闹,没有乡里乡亲的熟人。他们每天除了在家里做饭干家务,就是到广场走一走。老妈原来腿不疼的时候,还会去跳跳广场舞。
但即便这样,他们还是没有熟人聊天。即使在城里住了十几年,楼上楼下的领居顶多打个照面,没有更深的交集。
我们村子里的房子,全年基本闲置,也就每年孩子放暑假的时候,全家才搬回来避两个月暑。
但我发现,每年回村住的这两个月,是父母一年中最开心最充实的时光。
这是我现在才觉悟到的。
这几天,我们这里持续高温,不说室外的温度,家里都是三十一二度,热的非常难受。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空调也不能老开着。大早晨的,我们就开始冒汗,实在闷热的厉害。
但儿子还没有放暑假,老爸老妈还要给我们做饭,所以他们迟迟没有提出回村里住。
我忽然意识到,先让他们回去,不能让一家人都在这里受罪,毕竟回村里空气好,还凉快。
于是,我告诉他们,你们先回去吧,我们在这里再坚持几天,等孩子一放假就回去。
没想到老爸听了,掩饰不住的开心,眉开眼笑的满口答应。看来他们早急着回了,就是不好意思说,主要想着要给我们做饭,下班回来我们可以吃现成的。
他们就是这样,永远以儿女为中心,自己承受再多也无怨言。
在我的坚持下,他们回村了。今天,我和老妈视频的时候,老妈说:“你平婶、张叔、雪姨今天都在咱家聊天,我听了好多村里的新鲜事。这几天说得话,比在城里几个月说的还多。”
而且,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老妈会和左邻右舍边乘凉边聊天,一聊就到十点多,好不热闹。这是住城里享受不上的。人嘛,都是群居动物,离不开交流和沟通。
老爸呢,每天早起给菜地浇水,忙的不亦乐乎。家门口的一分地,老爸种了好多蔬菜,豆角、黄瓜,茄子、西红柿、青椒等,吃的时候现摘,这绿色无公害的蔬菜也是在城里买不到的。
看他们在村里住的充实而开心,我也觉得高兴。以后,我会让他们经常会去住一段时间,他们开心,是我最大的幸福。
你觉得,为什么人上了年纪,都愿意回村里老房子住呢?
门前的菜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