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定必修课程
2021-12-10 《校长如何提升课程领导力》(4)

2021-12-10 《校长如何提升课程领导力》(4)

作者: 沉寂的荒凉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16:00 被阅读0次

    第四章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现状

        一、现实中的校长课程领导力

            (一)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缺乏

                    1. 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模糊

                (1)校长的课程观念模糊

            在中小学办学的实践中,不少校长对学校课程的认识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存在一种狭窄的课程观,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窄化为学科课程。

            二是有的校长头脑中没有课程概念,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课程领导角色。

            三是对于所开设的课程缺乏内在的思路。

                (2)校长的课程责任意识淡漠

            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找准正确的事情——课程和教学的文化核心”。校长的课程责任意识愈加淡漠,其“专业权威”正在逐渐丧失,而其“行政权威”的身份却在逐渐得以强化,因而,校长越来越难以对教师进行课程与教学的指导。与此同时,教师也越来越不把校长作为课程与教学的指导者。

                (3)校长的课程领导职能缺失

            把学校的行政事务作为第一要务的校长不在少数,这种现象凸显了校长课程领导职能的缺失。这种缺失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的质量。

                    2. 校长对课程领导的本质认识不清

            课程领导就是课程的领导者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自身领导资源和能力影响并引领学校其他成员,为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使课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使教师在专业技能上得到发展,也使学生在学习品质上得到改进。

            (二)课程领导及专业知识缺乏

                    1. 课程领导知识贫乏

            第一,课程理论知识的缺乏

            第二,课程实践知识的不足。

                    2. 课程领导的专业知能欠缺

            虽然强调课程校本化实施,但校长在未具备充分的课程发展知能时,是难以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的,更谈不上在教师寻求帮助时,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也正是由于校长的课程领导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校长的专业地位也受到了质疑,致使学校课程发展的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三)课程规划、整合与开发能力不足

                        1. 课程规划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力不足

                        2. 课程设计领导力不强

                        3.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积极性

                        4. 课程改革机构的设立及其运行的困难

                        5. 课程制度落实不到位

              (四)课程质量评价方法简单化

                        1. 课程评价重“督”轻“导”

                        2. 课程评价的向度失衡

                        3. 课程评价领导角色缺失

                        4. 对教师的评价与课改理念相悖

              (五)校长缺乏课程领导的同行者

            校长课程领导的主体不仅仅是校长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课程领导的共同体,是一个以校长为核心而组成的一个课程革新团队。其主要成员有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校长课程领导的核心作用在于创建一个使团队每一个成员尽心竭力地为课程变革成功而努力的良好的氛围。

            学校的课程领导不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校长需要课程改革的同行者,同时,教师和学校的其他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课程领导。所以,校长要在争取更多的课程改革支持者和同行者方面有所作为。

              (六)忙于校务而疏离课程领导

            校长的职责应该是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将学校的岗位责任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使自己能够集中精力“抓大放小”“抓主放次”、统筹协调、优化管理。

        二、影响校长课程领导力发挥及提升的原因分析

            (一)校长自身的原因

                    1. 校长课程领导的“知性”不足

            (1)课程改革的价值引导能力欠缺

            (2)课程领导的专业知识培训不够

            (3)用于课程领导的时间不足

                    2.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行性”不强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校长必须由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校长的角色转换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校长要关于“顺势、造势、导势”。校长在课程改革中必须成为倡导者、响应者和领导者,既要强调课改的重要性,重视学校长期目标和学校发展规划的建构,又要维持好与教师的关系,倾听、满足教师的需求,同时还要重视具体任务的落实,将具体任务和例行化的工作程序规定得清清楚楚,参与学校的课堂教学,了解一线情况,给予教师参与课改的机会,并发挥和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

                    3. 校长自身的心理因素对课程领导力的影响

            (二)教师和家长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影响

                    1. 教师对校长课程领导力发挥的制约

            (1)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

            (2)教师的课程观念滞后

            (3)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意愿不足

                    2. 家长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影响

            随着教育民主化与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家长作为利益相关者的角色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期望和要求也随之日渐增多。

            (三)学校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校长的课程领导需要教师、家长们的全力支持,单打独斗式的管理或者领导已经不适应学校课程发展的需要了。

            (四)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影响

                    1.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过度”

            (1)教育行政部门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绩效

            (2)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干涉过多。

            首先,国家课程实际所占的比例过大。其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管理仍停留在对学校的控制和监督的层面。

                    2. 对校长的评价制度不合理

            (1)校长的选拔机制问题。使命制,或者先任命后选举,极易造成校长千方百计地琢磨上级领导的意图,眼睛“朝上看”,对上级领导“言听计从”,工作重心向外不向内。而对于学校的新课程改革与整体发展,特别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缺乏足够的动力与主动性。

            (2)校长的评价机制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至今尚未建立起与课改目的、要求相匹配的,特别是对校长工作业绩的评价机制。

            (3)激励教师的机制不完善。教师的工资低、待遇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是很多校长在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12-10 《校长如何提升课程领导力》(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bc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