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

作者: 梁皮皮 | 来源:发表于2017-11-18 18:47 被阅读15次

图片与故事无关,只是觉得应该分享给大家。

循环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就在昨天。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同事,由于刚去新单位不久,还不熟悉新的同事,姑且叫他A姐吧。虽然我是一个90后,但是已经不敢轻易叫别人姐了,生怕被我叫做姐的那个人其实比我还要小一岁,那就尴尬了。言归正传,我们单位是做海外教育的,也可以做定制旅游,商务考察类的活动组织。A姐就是负责定制商务考察业务的,故事是几通电话。

第一通电话:A姐打给某快递公司客服

A姐:您好,你们的人给我打电话说我有个快递丢了,你给我查一下快递在那儿?

客服可能是询问了一些基本信息,然后告诉A姐的信息跟A姐在电脑上跟踪订单的信息是一样的。

A姐:你不用跟我重复我能看到的信息,用不着你说我也可以看到。我就问你我的件儿在哪儿?我那里面都是重要文件,你们接不了当初就不要接,文件丢了怎么办?

客服肯定是道歉了。

A姐:别跟我说对不起,你就给我查我的件儿在哪儿?我不知道是谁给我打的电话,他跟我说件儿丢了,让我重新寄一份。我就问问你,重要文件能再发吗?接不了就别接!

客服还是在道歉,并且重复了两个人都可以看到的信息,让A姐试着联系一下某个具体的快递站点。

A姐:你别跟我矫情我知道的信息,我就问你我的件儿到底在哪儿?你什么都不知道要你客服干嘛使的?你客服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吗?我找别人干吗?你们别跟踢皮球似的把我从这儿踢到那儿,从那儿踢到这儿的。

客服那边不知道说了什么,A姐这边就是一再强调:你是客服就应该解决客户的问题!

第二通电话:A姐打给某合作客户

客户姑且叫他李总吧。

A姐:李总,我把盖章的协议发给您收到了吧,您抓紧时间盖好章给我寄回来吧,我这边好给您发邀请函。

李总那边应该是觉得先发邀请函再签协议。

A姐:李总,我知道您的意思,可是我们操作部门那边需要一份正式的协议备案才可以发邀请函的。

李总应该说到了信任的问题。

A姐:李总,我不是不信任您,我肯定是信任您的,可是邀请函不是我发的呀。既然合作您也应该为我考虑一下吧,咱们总要互相理解和信任吧?!

之后电话就挂了,A姐说了一些发泄的话,碰到难缠或者不讲理的客户,谁心里都难免会不痛快吧。

第三通电话:A姐打给公司某同事

A姐:那边(李总)说都是先发函才签合同,之后再按照流程走。人家还嫌我打扰他开会了,给我一通骂。

公司同事应该还是坚持按照公司的流程操作。

A姐:你这催我,那边骂我,弄的我两边不是人,我接个团容易嘛我,我干不下去了!

我听见了哭腔。想到早上A姐给快递客服打电话的态度,与现在带哭腔的她还真是联系不到一起呢。

故事说完了,这就是身边的故事,身边的服务业。不想过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是觉得这个社会貌似是有点浮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循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cy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