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付出清北的努力,还想要清北的成就,你们这种行为,有个非常通俗的名字,叫耍流氓。”
01
笔者住在南方某末流211的学生宿舍,四人间。
我一向懒得化妆,六点四十起床,正常七点就能出门上课。但室友总说让等她们一下,说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齐齐,抹不开面子总不好拒绝。
十分钟之后,一起出门。
午饭半个小时,但一个室友说想吃什么,三人都会赞成,我也只能跟着去,原本半个小时的午饭吃了一个半小时。
吃完饭一脸温柔地问你可不可以陪她去取快递,至少十分钟。
下午去上课,跟早上一样要整整齐齐,十分钟。
晚饭要打包回来吃,蹲在饭店里等,十五分钟。
十一点熄灯,睡前总要聊个天,少说也要十几分钟,耳塞完全抵挡不住如此猛烈的攻势,原本计划的十点半休息,在等待她们聊天结束的过程中宣告破产。
女王节,双十一这种时候,我都没敢指望一点之前能睡觉。
如果我们来算一笔“人情时间”的账,把上面提到的所有时间,按照最小的限度加起来的话,我每天浪费的时间至少,三个小时。
按木宫的时间表来计算,每天四门课,一门九十五分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六个小时二十分;
吃饭一次按二十分钟计算,一天需要一个小时;
睡觉时间八个小时,这样一天剩下的空闲且清醒的时间只有八个小时四十分;
再加上洗漱洗澡上厕所之类其他事,我还有七个多小时。
扣除“人情时间”之后,我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只剩下了四个小时。
这四个小时将会被用来完成各门专业课留下的作业,看书,看电影,扩充一下自己的技能库,以及发呆、玩手机。
这些“人情时间”真的全都有必须存在的价值吗?
02
可能我们学院大一真的闲如狗,大二开学齐刷刷地冒出来一批双学位,木宫也选了双学位,应用心理。
上课时候发现,很多人从来不露脸,就最后一堂课来考个试交个论文,有的甚至考试都不来。
来上课的人里面也有很多人在日常授课时候,玩手机,写别科目的作业,抱着电脑写东西,完全无视老师在讲台上的热情洋溢。
咨询心理学的老师曾给我们讲过她之前的一个学生,求职简历上写明了双学位是应用心理学,用人单位正缺这方面的人材,就破格录取了他。给他下达了任务之后却发现他做的一塌糊涂,略略问了几句才知道他从未去上过课,这位从未谋面的学长立马被开除了。
这样的情况不止存在于双学位,很多同学对于本专业也非常的不上心。
上这门课做那门课的作业,抱着自己的手机刷到地老天荒,时刻把“哎哟最近好忙累死我了”、“差不多得了”挂在嘴边,无论什么课,不记笔记不听讲,甚至连头都不抬。
到了期末考试就求着老师划重点,熬好几个大夜预习,背书背的两眼昏花,考完试一看成绩,过了,长舒一口气,下学期继续。
开学时候写的那一张计划表,从大一用到大四,内容完全没有改变,。
说自己忙,没有时间看书,
说图书馆太远还不如在寝室自习,
说早起背单词高分过四六级,
结果抱着零食看着新剧又哭又笑的是你,
在寝室学习五分钟玩耍两小时的是你,
窝在被窝里十一二点不起床的也是你。
03
最近刷知乎,总看到有人问怎样学习才是高效率的,怎样快速学会某种技能,怎样快速成就某种习惯。
“高效”、“快速”似乎成为了现代人对学习的唯一要求。
上个学期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我们花一个月的时间,画一幅精微素描。
很多同学都是周五上课前画一会儿然后拿去交,被老师批评还嫌老师事儿多,说明明两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用一个月?
老师要求写论文,复制粘贴,分分钟搞定。
人人都想用最快速的方法得到最多的利益,自己找不到最好的就开始问别人,模仿别人。
当听到有人说,现在信息化社会,就应该利用好手里最方便的工具,利用好生活中的各种碎片时间学习知识,听完立马去下载相关APP。
当有人现身说法告诉你,他试了某种学习方法超级好用,于是立马效仿,最后不得要领,无疾而终。
当有人说上课全神贯注听讲最重要,笔记什么的只是辅助不记也罢;当有人说记笔记记个框架就好课后可以自己靠笔记的框架回忆;当有人说上课笔记很重要记好了方便课后复习,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木宫从前一直是笔记派,笔记记的工整详细,但是太沉迷于写笔记反而不太知道老师上课时候说了什么。后来买了本教人高效写笔记的书,哇,麦肯锡公司原来这么做笔记啊,哇,康奈尔做笔记的方法好高级啊,哇,原来东大的人笔记都是这么搞的,好厉害我也要这么写,学会了我就上东大了,然后斥巨资买了康奈尔笔记本和东大笔记本,结果换汤不换药,写出来还是自己的老一套。
所以实际上每天上课坐在第一排奋笔疾书的你,只是在做一副很喜欢学习很努力的样子,给别人看,给你自己看,至于是否真正学到了什么,你从不去想。
04
很多人的大学生活似乎都是这么过来的,或者正在这么过。
想要一鼓作气冲到重点,跑了两步开始觉得累,心里想要不就走着去吧,反正也能到终点。
但走了一段还是累,干脆躺下好了,反正终点不会跑,迟早都会到。
笔者曾经读到过日本一篇关于代偿价值的文章,一个人很想要A,但是看到B和A之间的差距不是那么大,而且得到B需要付出的代价没有A那么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B。因为B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而且也不需要那么多努力。就像一个人考研想考清华北大,努力了一段时间觉得有点达不到,那么考个211大学就可以了。
他们很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无能,一边羡慕嫉妒别人越飞越高,一边安慰自己平平凡凡才是真。
填表格的时候填不出来自己的特长,想参加什么比赛发现自己空有脑子里的创意实际上什么都搞不出来,毕业了参加工作才想起来当年要是学点儿什么就好了。
你就这样下去真的OK吗?
每天把三个小时用在“人情”上,假设一个学期有一百天,那么,你一个学期的“人情时间”至少有300个小时。如果再把范围扩张到一年的话,你的“人情时间”就有1095个小时。
而这样的状态如果持续十年的话,你浪费了整整10950个小时,按照一万小时定律,你已经失去了一个成为某个方面专家的机会。
如果在学校里的时候忽视学习,没能好好利用学校提供给你的平台和资源,对自己的专业随意敷衍,那你永远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一边忧心未来一边紧紧张张地玩乐。
到你离开这个学校的时候,你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更多的金钱。才能补回当初那份松懈。
如果你一味追求高效盲目模仿,一味追求速成什么都“差不多得了”,一味追求数量光吞下来不仔细消化,那你什么都拿不到。
你身边最后真的什么都不会剩。
别再说什么平凡可贵了,你用自己的美好未来去换回来的当下平凡,当然贵。
网友评论